湖北省立圖書館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武珞路45號。湖北省立圖書館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張之洞主持創(chuàng)辦,當時館址設于武昌蘭陵街西側(今解放路);1908年遷入蘭陵街東側原博文書院校舍(今武昌區(qū)-);1934年2月,省政府決定籌建新館,同年6月,選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現址)。1935年10月1日,新館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積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營造廠承建。1938年武漢……[詳細] |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于武昌解放路259號,即現湖北武昌實驗小學院內,是原清“兩湖書院”地域。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是大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國共兩黨為培養(yǎng)國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創(chuàng)辦的高等軍事院校,隸屬于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建筑尚存三棟磚木結構平房。1926年10月,北伐軍光復武漢。為迎接革命大發(fā)展,滿足政治、軍事人才的需要,國民黨中央先決定設政治訓練班,后改辦……[詳細] |
1930~1936年。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武漢大學校內珞珈山、獅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間,東、北、西三面環(huán)水,濱臨東湖西南岸。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萬余平方米。是武漢大學早期校址。武漢大學的前身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893年創(chuàng)辦的自強學堂,1928年改名為國立武漢大學。由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李四光選址、規(guī)劃、籌資,美國著名建筑師開爾斯主持設計。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大樓和圖書……[詳細] |
槐山磯駁岸位于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街槐山西麓長江邊。金口距武昌城20余千米,自漢代開始就是江邊一古鎮(zhèn),這里水運發(fā)達,是江夏地區(qū)的重要水碼頭,槐山距金口鎮(zhèn)約一千米。明嘉靖年間(1521~1566年),出于商業(yè)和航運發(fā)展的需要,由當地政府和商戶出資修建了供航運拉纖和船只?康鸟g岸。駁岸采取一橫一丁錯縫平砌法以大塊花崗巖條石構筑,少數部位為紅砂石,分上中下三層臺階式纖道,沿槐山山腳依山就勢而筑。全長約247……[詳細]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暨瞿秋白舊居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吉慶街126號。1926年秋,革命勢力迅速由中國南部擴展到中部。武漢成為大革命的中心。1927年初,與共產黨合作的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由廣州遷都武漢。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中共中央機關也加緊由上海遷往武漢的準備。3月中旬,擔任中共中央第四屆執(zhí)行委員、宣傳部委員的瞿秋白,奉命先期到達武漢。4月上旬,蔡和森、譚平山、彭述之等大部分中央委員及中央候補委員均已云……[詳細] |
明代。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龍泉山。面積約760萬平方米。明代楚藩王墓群。龍泉山的天馬峰和玉屏峰相環(huán),形成葫蘆形小盆地。歷代明楚藩王均葬于此。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藩武昌。朱楨生前定龍泉山為“仙境”,辟為“寢山”。洪武十四年(1381)在龍泉山始建塋園,并設置陵衛(wèi)及陵戶,看護王陵!吧絻炔辉S百姓行走,外山不許車馬踐踏”。朱楨之后共有八代九王相襲,延襲至明末。明末張獻忠……[詳細] |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勝利街332~352號(原漢口大和街)。1937年11月12日,經0中央同意,葉挺開始在武漢正式組建新四軍軍部。1937年12月25日,葉挺、項英召開領導干部會議,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正式成立。為迅速完成新四軍組建工作,軍部同-當局談判,解決了新四軍各支隊集中整編、干部任命、隸屬關系問題,確定了紅軍游擊隊的集中整編辦法、新四軍的作戰(zhàn)部署,并多方籌集款項、武器、物資。當……[詳細] |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洞庭街51號。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人,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攜全家在此居住。舊居坐西朝東,平面呈正方形,為一棟磚木結構西式二層樓房,紅瓦四面坡屋頂,其東、南、西三面環(huán)以回廊,東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詳細] |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都府堤20號,原為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創(chuàng)辦于1918年,1926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一小學。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舉行開幕式,之后在漢口黃陂會館(已毀)繼續(xù)進行。中共“五大”是在國民黨-發(fā)動政變、革命面臨嚴重危機的緊急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同年5月1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亦在……[詳細]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層歐式風格建筑,1927年,周恩來、瞿秋白、鄧小平、李維漢等中共領導人曾在此秘密居住,時為德林公寓。德林公寓由華僑王光投資興建,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五個單元,底層為商店,上層為公寓。在當時英租界內,它是最豪華氣派的高檔公寓之一。德林公寓被選為秘密住地,是因為它規(guī)模大,且處于前英租界內,英租界收回后變成特三區(qū)。由于是特區(qū),國民黨的勢力還不能到達,比較安全。汪精衛(wèi)在武漢公開--后,……[詳細] |
勝像寶塔又稱寶像塔,因其色白又稱白塔。原在武漢市武昌蛇山西首黃鶴樓故址前的黃鵠磯頭,1955年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拆遷至蛇山西部、京廣鐵路跨線橋旁。1984年遷入黃鶴樓公園西大門人口處內。位于黃鶴樓正前方約159米、白云閣以西433米處,勝像寶塔塔高9.36米,座寬5.68米,采用外石內磚方式砌筑,以石砌為主,內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磚。是黃鶴樓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單體建筑。1956年被湖北……[詳細] |
八七會議舊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鄱陽街139號。會址為一棟三層的西式樓房,建于1920年,原是英國人建造的公寓,名為怡和新房,一樓是外商開辦的商店,二、三樓為住房。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占領武漢后,二樓是蘇聯援華農業(yè)顧問洛卓莫夫的住處,八七會議就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內召開,F舊址保存完好,已按當年舉行會議的原樣進行復原陳列。一樓辟為陳列室,展出會議通過的《告全體黨員書》等重要文件的復印件和全部會議……[詳細] |
無影塔位于武昌區(qū)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園內。無影塔原名宋興福寺塔。興福寺原名晉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間(552~554年)。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改稱興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興福寺并建此塔。興福寺毀于近代,1953年該塔遷移至洪山公園內。無影塔為樓閣式石塔,塔身為實體。八邊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為石砌須彌座,直徑4.25米,須彌座上為七級塔身。第一、三、五、七層外……[詳細] |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即南洋大樓,位于漢口中山大道六渡橋下首、民眾樂園旁邊,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物。1996年11月20日,該館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樓由愛國華僑簡氏兄弟于1917年興建,大樓共有六層,系水泥鋼筋結構,十分堅固。1927年1月1日至當年9月20日,這里一度是武漢國民政府的辦公處,就是在這里,國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漢口和九江英租界的決定。三樓的-二屆三中全會會場懸掛著孫中山……[詳細] |
大智門火車站:位于漢口京漢大道車站路附近。建于1903年,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漢口火車站。該火車站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的大型車站,其主體建筑候車大廳年代較早,為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尚存的重要歷史見證。雖然已經是深夜,深秋的空氣讓冷意漸漸滲入身體,李劍飛站在京漢火車站的樓前,思緒又回到那個熱鬧非凡的年代。“我就出生在老車站邊,家里離車站大樓拐個彎就到,小時候第一次見到的最大的建筑,就是老車站!闭勗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