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旅游

    貴州省紅色旅游景點

    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
      在遵義會議召開70周年紀念日之際,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修復并對外開放。這一革命歷史遺跡坐落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后面,占地面積860多平方米,室內(nèi)按原樣陳列。1935年1月8日,中央紅軍智取遵義后,為確保即將進入遵義城的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下令成立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任命縱隊司令員兼任司令員,縱隊政治委員兼任政治委員。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的成立,對確保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對以遵義為中心的蘇區(qū)根據(jù)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地址:遵義老城楊柳街中段(遵義會議紀念館后面)門票:免費交通:公交:18路,21路,25路,2路內(nèi)環(huán),2路外環(huán),4路,6路環(huán)線,7路,9路聯(lián)系方式:0851-28222785……[詳細]
    楓溪會議會址
      楓溪會議會址1932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軍從洪湖-轉(zhuǎn)移,歷經(jīng)艱辛,1934年6月挺進楓香溪,6月19日在此召開了我黨我軍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0湘鄂西中央分局楓香溪會議。會后,開創(chuàng)了黔東革0據(jù)地,開展了建政權、打土豪、分田地的農(nóng)民革命運動,批判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對紅三軍造成的影響,恢復了政治機關和黨、團組織,贏得了與任弼時、肖克、-領導的0紅一方面軍先遣部隊—紅六軍團的勝利會師,并組成了紅二、六軍團,為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轉(zhuǎn)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建國后。政府在此成立了楓香溪會議會址陳列館,并由時任全國人在常委員副委員長廖漢生同志題寫?zhàn)^名,館內(nèi)歷史資料、圖片豐富,會址院墻上,當年紅軍用朱砂書寫的數(shù)幅標語,還清晰可見;建造了英姿挺拔的楓香溪會議紀念碑。同時,對紅三軍軍部、政治部、參謀部駐址,紅三軍醫(yī)院、紅七師、紅九師駐址等文物加強了界定和保護,至今保存較為完好,極具觀賞價值。為了保護革命遺跡……[詳細]
    冷少農(nóng)烈士故居
      冷少農(nóng)烈士故居位于甕安縣城南,為全木結(jié)構(gòu),正房四立三間,廂房各三立兩間。青瓦屋面,石鋪天井,青磚院墻,故居保存完好,1985年11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3月命名為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3月,批準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冷少農(nóng)為我省十個重要革命烈士之一。生于1900年1月,畢業(yè)于貴州省立法政?茖W校。1925年赴廣州黃埔參加革命,被安排在周恩來辦公室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冷少農(nóng)隨國民革命軍北伐轉(zhuǎn)戰(zhàn)武漢,受黨組織派遣,打入國民黨南京政府訓練總監(jiān)部搜集情報。秘密參與組織抗日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濟會,策動國民黨軍隊-,秘密發(fā)展共產(chǎn)黨組織,是南京地下黨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國民黨圍剿蘇區(qū)的一、二、三次圍剿部署情報均為冷少農(nóng)獲取,由錢壯飛轉(zhuǎn)達中央。1932年3月不幸被捕,同年5月,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時年32歲。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冷少農(nóng)為革命烈士。門……[詳細]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園位于息烽縣溫泉鎮(zhèn)南側(cè)新場坪三寶山,陵園于2005年建成,占地6850平方米,由32級石梯(喻32名烈士)、19.5米高烈士紀念碑(喻烈士犧牲時間為1950年)和烈士墓三部分組成,是息烽縣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50年初,正當息烽縣各族人民歡欣鼓舞慶解放時,以楊平舟為首的“中國-西南救-黔北司令部”土匪組織,四處燒殺,攻打區(qū)、鄉(xiāng)人民政府,嚴重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同年3月18日,楊平舟匪部與遵義縣曾廣富土匪集結(jié)溫泉天臺一帶,企圖攻打開陽、息烽縣城,0息烽縣委第一任書記王涌波、中國人民解放軍息烽縣大隊副隊長吳傳佑得到情報后,迅速率縣大隊一個排抵達天臺進剿楊匪。當部隊由草香溝進入板橋時,遭遇1400余名土匪伏擊。戰(zhàn)斗打響后,王涌波率部英勇反擊,擊退敵人十余次進攻,擊斃土匪110余人、擊傷59人,粉碎了楊平舟匪部企圖攻打開陽、息烽縣城的計劃。但終因地處險境、寡不敵眾,……[詳細]
    紅軍強渡烏江遺址
      位于大烏江回龍渡口,兩岸山勢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稱烏江天塹。1935年1月1日,中央紅軍從烏江南岸以僅有的一艘船搶渡烏江,奮勇?lián)魸⒘笋v守北岸的侯之擔部隊,成功地渡過烏江,順利地召開遵義會議,從而揭開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新篇章。 距離-縣城45公里的烏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義的主要渡口, 江面寬120多米,兩岸懸崖絕壁,橫亙天際, 形成“烏江天險”。1934年12月31日,“猴場會議”以后,中央紅軍立即作出強渡烏江戰(zhàn)斗的決定。1935年1月1日,毛澤東、-、-等率領中央紅軍,經(jīng)過3天3夜的頑強戰(zhàn)斗,強渡烏江,擊敗黔軍,向遵義挺進。該戰(zhàn)斗遺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列入省級和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縣城以北48公里處的震天動峽谷,天下第一桁式組合拱橋--江界河大橋飛架山巔,橫空出世,巍峨壯觀。大橋全長461米,寬13.4米,橋面至最低水面263米,主孔跨徑330米。在……[詳細]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紅軍長征時,總政治部曾設在遵義楊柳街天主堂,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教堂由經(jīng)堂和學堂兩部分組成。經(jīng)堂在北端,是一座“羅馬式”建筑。學堂在南端,是一組庭院式平房建筑,木結(jié)構(gòu)。這座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紅軍進駐遵義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簡稱紅軍總政治部)所轄的組織、宣傳、破壞、青年、政務等部和秘書處機關都設在天主教堂內(nèi)。紅軍二渡赤水,再克遵義時,總政治部還在經(jīng)堂內(nèi)召開過營、科以上的干部大會。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分別在會上講過話,向廣大干部剖析我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講解紅軍正確的作戰(zhàn)原則。1978年, 國家文物局撥?钸M行了徹底維修,在嚴格保持原貌的情況下, 改磚木構(gòu)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1984年,又撥專款維修了天主堂學堂,作遵義會議陳列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遵義會議會址的組成部分。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楊柳街28號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 建議1-……[詳細]
    紅軍壩溪會師遺址
      紅軍壩溪會師遺址紅軍壩溪會師遺址,位于今德旺鄉(xiāng)壩溪村河邊的河坪里,距德旺鄉(xiāng)政府10余公里。1934年10月7日,紅六軍團17師50團在甘溪戰(zhàn)斗中掩護紅軍主力撤退,激戰(zhàn)數(shù)小時,完成掩護任務后與軍團主力失去聯(lián)系,獨自轉(zhuǎn)戰(zhàn)尋找紅軍主力。10月23日上午9時左右,50團團長郭鵬率部準備翻越木根坡去印江團龍,當上到半坡時,突然聽到后面?zhèn)鱽怼班粥粥钡膯栐兲柭,仔細一聽,是紅三軍的號譜。郭團長立即命令司號員答號“我是50團”。號聲一問一答,當號聲對上后,郭鵬部便從半坡折回壩溪河畔,沿河往上行至壩溪寬敞的河坪時,兩軍勝利會合。50團的干戰(zhàn)通過李達的介紹,得知接應他們的正是賀龍率領的紅三軍時,大家都詢問賀老總在哪里。賀龍快步上前和郭鵬等干部戰(zhàn)士握手問候。五十團干戰(zhàn)在困難中喜遇親人,分外激動,大家熱淚盈眶,緊緊圍著賀老總問長問短。五十團和紅三軍這兩支部隊,在壩溪的河灘上稍事相聚后,即啟程從壩溪上壩梅寺過龍……[詳細]
    茍壩會議舊址
      茍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市播州區(qū)楓香鎮(zhèn)茍壩村馬鬃嶺山腳,距縣城50公里,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60公里。茍壩是一塊三面高山環(huán)繞的壩子,壩子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1公里;東北、西面山峰林立,其主峰馬鬃嶺海拔1425米。1935年3月初,中央紅軍軍委縱隊進駐茍壩,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政治部、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蘇維埃銀行、《紅星報》部等中央紅軍機關則進駐茍壩北端的山麓縱深地帶。1935年3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縣茍壩召開會議,先是討論紅軍軍事行動,后發(fā)展為討論紅軍下一步戰(zhàn)略方針和改組中央軍事領導,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撤銷進攻打鼓新場(今金沙縣)的計劃,制定了新的戰(zhàn)略方針,使紅軍勝利實現(xiàn)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會議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以周恩來為團長,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在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它是黨中央最重要的領導機構(gòu)。2011年,茍壩會議會址(新房子)進行了復原性修復。201……[詳細]
    長順紅軍標語紀念館
      1935年4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后,佯攻貴陽,紅軍主力趁國民黨滇軍東調(diào)增援貴陽之機,急轉(zhuǎn)向南,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經(jīng)惠水、長順、紫云、興仁等地,向敵人兵力空虛的云南疾進,成功完成“四渡赤水”。進而,調(diào)虎離山襲金沙,實現(xiàn)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紅軍長征經(jīng)過長順,在長順境內(nèi)14個鄉(xiāng)、112個自然村寨沿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紅軍標語和可歌可泣的紅色事跡。 當年紅軍長征過長順時,目前全縣存留為數(shù)不多,且字跡清晰可辨,極具典型代表意義的紅軍標語遺址之一。在我們面前這一座普通民居的墻壁上,能清晰地看到兩條紅軍標語:“擁護蘇維埃中央政府對日作戰(zhàn)!紅機、11”,“打倒不去抗日專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國民黨!紅機、11”。兩條標語分別書寫在房屋兩面墻上,一條標語在歲月變遷、風雨侵蝕下,黑色的隸書字跡已然斑駁,另一條由于長期煙熏,標語中的“擁護蘇”三字已模糊,其它字跡依然清晰。門票:免費▲從貴陽乘發(fā)往長順的中巴車……[詳細]
    惠水紅軍烈士墓
      紅軍烈士墓惠水縣著名的風景名勝“九龍山”下,矗立著一塊高約6米的三棱形紀念碑,碑頂?shù)囊活w紅色五角星閃閃發(fā)光,映襯著四周的蒼松翠柏。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經(jīng)惠水,有9名傷病員掉了隊,借宿在九龍鄉(xiāng)巖腳寨一個名叫牙笑的苗族老鄉(xiāng)家,不幸被當?shù)赝梁、保長羅子華發(fā)現(xiàn)。羅糾集30多名匪徒包圍了住房。紅軍傷病員以病殘之軀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后搏斗,但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被匪徒們殘酷殺害,并將尸體拋進巖洞內(nèi)。解放后,根據(jù)當?shù)厝罕姷幕貞,?jīng)過長期調(diào)查,終于懲辦了參加殺害紅軍的兇手,并于1970年10月16日在馬頭關山洞內(nèi)尋找到紅軍烈士的八具遺骨以及軍用小刀、紐扣、私章盒等遺物。為悼念死難的紅軍烈士,經(jīng)縣委研究,將烈士遺骨葬于群蜂環(huán)抱的九龍山平臺上并立碑紀念。每年清明,成群結(jié)隊的中小學生、干部群眾都來此祭掃,敬獻花圈,緬懷先烈。巍巍豐碑猶如紅軍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永遠屹立在人民心中。1982年紅軍烈士墓已……[詳細]
    解放貴州革命烈士紀念碑
      革命烈士紀念碑:“解放貴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于1956年建成,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廣場面積4200平方米(碑前廣場寬64米,長34米,可容萬余人)。臺階6層共58階,最高一層聳立著高約30米的石碑,碑上刻著李子光用隸書書寫的金光閃閃的“解放貴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二字。石碑頂端為兩層,呈塔型,每一層都有四只翹腳,下刻半圓形石花和一枚鮮紅的五星。碑座呈正方形,四面中間雕刻有一花環(huán),花環(huán)兩旁為系著的紅綢,以一定的弧度伸向兩邊,邊向下垂掛,兩側(cè)雕刻有齒輪、稻谷、麥穗組成的圖案。石階三重,分別筑有雕花漢白玉石柱、石欄,離碑座高1.2米的上端,四面雕刻有白云托著的和平鴿兩只。圖案雕刻精美,意義深遠:齒輪象征著工人階級,旋轉(zhuǎn)的齒輪仿佛帶動著整個國家飛轉(zhuǎn)向前;稻谷、麥惠象征著農(nóng)民階級,同時也象征著人民的幸福,祖國的繁榮;花環(huán)則寄托了人民對浴血奮戰(zhàn)而犧牲的先烈們的衷思;鴿子象征著祖國的和平、安寧;鮮……[詳細]
    擦耳巖紅軍戰(zhàn)斗遺址
      擦耳巖紅軍戰(zhàn)斗遺址,位于甕安縣城東北24公里處。擦耳巖山勢險峻,一條羊腸小道,象干人頭上的包頭帕,盤旋在陡峭的山崖上。這條路寬只有0.6米左右,人行其間要擦耳而過,故得名“擦耳巖”。1934年10月1日,長征先遣隊紅六軍團在黃平、施秉突破國民黨軍的堵截,于10月3日進入甕安老墳嘴。國民黨甕安團防隊得知紅軍逼近,奉令趕到擦耳巖,借助天險堵截紅軍。誰知紅軍進攻神速,未開一槍就擊潰甕安團防隊,生擒團防隊長及10名鄉(xiāng)丁,占領擦耳巖。次日,紅軍主力通過擦耳巖到達猴場。同年底,紅一方面軍一、九軍團及中央軍委縱隊亦通過擦耳巖險關。門票:免費對外開放。擦耳巖紅軍戰(zhàn)斗遺址行車線路:甕安縣城乘座開往金蒿村的客運班車,在金蒿村站點下車即可到達。甕安至永和鎮(zhèn)金蒿村擦耳巖紅軍戰(zhàn)斗遺址有25公里,甕安至金蒿村發(fā)車時間:8:40、11:40、14:40、17:30,票價7.5元,班次4次,客車約需1個小時;自駕約需30……[詳細]
    紅軍干部團休養(yǎng)連舊址
      紅軍干部團休養(yǎng)連是一個由中央紅軍干部的家屬與部分老弱傷殘人員組成的特殊連隊,連長陳賡,政委-。干部連里有有毛澤東的夫人賀子珍,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博古的夫人劉群先,李德的夫人蕭月華,曾三的夫人,曾任國家副主席-的母親鄧六金等30名女紅軍,以及紅軍中的“四老”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2006年7月,老紅軍的后代重走長征路到此,陳賡將軍的兒子兒媳、董必武的兒子兒媳等感慨萬分,站在院子里抱頭痛哭,并懷著對父親無限的崇敬和思念磕了三個響頭,緬懷老一輩革命家。門票:猴場會議會址等紅色文化景區(qū)免費對外開放,游客在景區(qū)出示身份證或相關證件登記領取門票參觀。猴場會議會址、毛澤東行居、紅軍干部團休養(yǎng)連舊址等紅色文化景區(qū)行車線路:公交車:甕安縣城乘坐4路公交車直達猴場鎮(zhèn)猴場會議會址等紅色文化景區(qū),票價2元 ;自駕:從甕安到猴場鎮(zhèn)14.5公里,自駕約需20分鐘到達。……[詳細]
    云貴紅軍橋
      云貴紅軍橋1936年3月中旬,賀龍、肖克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在烏蒙回旋戰(zhàn)中從彝良奎香進入威寧的云貴鄉(xiāng)和羊街鎮(zhèn),在洛澤河兩岸和輔處、興隆廠等處住了下來。在這里,紅軍宣傳革命真理,打富濟貧,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在各族人民群眾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當?shù)厝罕姙榧t軍提供給養(yǎng),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作向?qū),與紅軍依依惜別。解放后,洛澤河兩岸人民靠一鐵索為橋以通來往,十分不便,年年均有失足溺水者。1986年6月,中央電視-事部攝制組在編輯宮軍的帶領下深入威寧縣云貴鄉(xiāng)洛澤河兩岸采訪,并把所攝片子提供給威寧縣有關領導,片子反映了當?shù)乩习傩掌惹行枰迾虻脑竿。為緬懷當(shù)厝罕娕c紅軍的濃厚情誼,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兩岸兩省交通部門商定共建“云貴紅軍橋”。1989年11月,大橋建成,并立碑紀念,使當?shù)乩习傩斩嗄甑脑竿兂涩F(xiàn)實!耙粯蝻w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詳細]
    55、中壩烈士墓
    中壩烈士墓
      中壩烈士墓中壩烈士墓位于中壩鄉(xiāng)政府駐地東南方向0.5公里的后頭坡,地處東經(jīng)106°22′30,北緯25°53′,海拔1110米,距縣城30公里,共葬有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1950年,貴州匪患猖獗,當時盤踞在長順縣的匪首曹紹華是蔣介石任命的“貴州-自衛(wèi)救-”司令,這股土匪,四處0淫、擄掠,殘害百姓,是貴州最兇惡的一股頑匪。一九五0年十月初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四0團二連一排將被擊潰的曹紹華匪部中的一股頑匪追至中壩,在中壩經(jīng)過3天激戰(zhàn)將土匪全殲。戰(zhàn)斗中我方犧牲7名戰(zhàn)士,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只知道其中一名戰(zhàn)士姓胡名寶剛,其佘未知。當?shù)卣屠习傩諏⑦@7名烈士留在中壩,載入解放中壩的史冊,讓后人永遠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1992年4月29日長順縣人民政府以長政字(1992)12號文將中壩烈士墓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