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紀念館位于九江市廬山區(qū)蓮花鎮(zhèn)周家灣之栗樹嶺,濂溪大道與前進南路在此交匯,原址為濂溪墓園。2008年5月,江西省文化廳批復同意在九江市設立周敦頤紀念館。2008年6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為國內首座周敦頤紀念館,F(xiàn)紀念館為2006年濂溪墓大修后的狀況。在通往紀念館的路上有一處牌坊,上 書-宋元公周溓溪墓園。牌坊前有一下馬石。紀念館門前兩邊各有一亭,東面是濯纓亭,濯纓亭后是蓮池,西邊是交翠亭。進入……[詳細] |
西林寺塔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境內。公元377年,由開山祖師慧永法師創(chuàng)建,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為“廬山北山第一寺”。公元377年,由開山祖師慧永法師創(chuàng)建,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西林寺塔依廬山而立,相距不過百丈,景觀各有千秋。西林寺塔小巧緊湊,秀麗嚴謹。北宋大師人蘇軾曾有《題西林壁》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傳頌千古,也使西林寺聲名遠播![詳細] |
波黎公寓,亦稱波黎公館,位于九江市濂溪區(qū)蓮花洞,公寓為磚混結構,四坡頂,計有上下二層。面闊17.3,進深15.5米,建筑面積536.3平方米。東、西、北三面上下均有內廊,券拱形廊柱及整個建筑造型具有明顯的法國建筑風格。南邊山溪由東向西,然后折北自門前流過。公館四周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雅,景色宜人。2004被公布為九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寓建于1891年,為法國人波某所筑。波某曾在九江海關供職多年,對中國……[詳細] |
天池寺附近石刻位于九江廬山,明代敕建為天池護國寺。有匡廬首剎的稱譽。思想家王守仁在天池山作三首絕句,題有廬山最高處,聚仙亭二匾。廬山在元末的戰(zhàn)亂中遭到很大的毀壞,入明以后,廬山各處被毀的遺跡陸續(xù)得到修復。特別一說的是,在前代不顯的天池寺(整個宋代寫到天池山、天池寺的詩不過二十來首),明代敕建為天池護國寺,該寺在明政府和江西官員的特別扶持下極為興盛,有“匡廬首剎”的稱譽。故明代寫天池的詩多達數百首![詳細] |
九江博物館新館,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區(qū)上洲島上,占地面積112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展區(qū)面積9800平方米。具有文物展覽、學術交流、文物技術保護、公共服務等功能,是目前江西省建筑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新館建成新館背依風景秀麗的旅游圣地——廬山,面臨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碧波蕩漾的八里湖環(huán)繞四周。新館與九江早期的尋陽古城隔湖相望。其選址環(huán)境充分體現(xiàn)了贛北居民自古而今親水性的文……[詳細] |
定慧寺,原名定慧庵,土名城墻溝,位于廬山北麓蓮花洞景區(qū)內,背倚雙劍鋒,面對城南山,駐市區(qū)9公里。元末明初始建。據九江舊志記載,元末明初,一佛者明心覺顯的赤腳僧人曾在此清修,因薦藥治好明太祖之疾,圓寂后賜葬廬山。明末清初,文石和尚募緣數哉,始修大佛殿,時僧人九百,香火極盛。至隆缽和尚,鼎盛之至,朝奉者萬計。清順治十七年(1660),刑部主事送“定慧禪林”匾額。乾隆十六年(1752)顯親王感其幽谷松嘯……[詳細] |
吳障嶺位于廬山北山公路南側6公里處,清康熙《廬山志》載:“吳障者,吳所保障也;蛟唬奖安蛔阋匝哉,昔有吳障者,家此山下,既死,葬此山,故名”。東北有塔尖山,其下有龍泉寺,北傍洞林山,西為虎山,虎山西北為天花井山,西南為鷹嘴崖,東南望馬祖山,面積6000畝,距九江市區(qū)20公里。吳障嶺嶺峻峽隘,林泉瀑石,一應俱全。嶺南為星子縣域,嶺北為廬山區(qū)域。山巔古有官亭,山間有驛道,即為洪都(南昌)至江州(九江……[詳細] |
在賽陽鎮(zhèn)東南,石門澗兩大溪流交匯地帶。據毛德琦《廬山志》載:“出石門澗,由官路稍前,即岳家市,自此可上化城……”。南宋紹興三年(1133)岳飛將其親眷安置此地,購置田產、屋宇。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舉兵叛亂,攻下九江,岳氏子孫遂逃散,岳園自此荒棄。1997年,相繼發(fā)現(xiàn)一枚印文為“曾經戎馬”的銅印和數處摩崖石刻:“岳氏名園”(楷書,落款為南宋“淳祐七年”)、“牡丹亭”、“石門蒙井……[詳細] |
周敦頤墓墓主為北宋理學家,熙寧六年(1073)病逝于九江濂溪書院,葬于離書院五、六里的栗樹嶺(今蓮花鎮(zhèn)譚畈村),享年57歲。周原配夫人陸氏、繼配夫人蒲氏墓亦葬周兩側。明代--三年(1490),九江知府童潮在墓前建祠、立肖像、置田地供祭祀,墓地時為“江州十景”之一。嘉靖三十八年(1559)巡撫何遷檄知府朱日藩將墓修葺一新,清咸豐五年(1855)彭玉麟、羅澤南、李續(xù)賓出資主修,又將墓頂結為龜形約6尺,……[詳細] |
白居易草堂又稱樂天草堂、遺愛草堂、廬山草堂、香山草堂。位于廬山北慧遠古道之東側。東連剪刀峽,西接東林頭、化城茶場,南依北香爐峰、慧遠講經臺,北鄰東林寺、西林寺、臥云垅、李拙翁墓。面積3000畝,距九江市區(qū)13公里。景區(qū)以人文古遺為主,獨特的地貌為載體,集人文與自然為一體。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忠耿直言,得罪權貴被貶江州任司馬,次年秋即于此筑草堂,并隱逸山居近三年。白居易《廬山草堂記》曰:“匡……[詳細] |
近代九江海關于1861年設立,1862年12月21日正式開關征稅,是中國近代海關中推行稅務司制較早的海關之一,九江姑塘海關舊址見證了中國關稅制度的演變:由常關到海關。這是目前國內僅見的海關文化遺產類型。九江姑塘海關舊址位于九江市濂溪區(qū)姑塘鎮(zhèn)姑塘半島。在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這里的姑塘古鎮(zhèn)是鄱陽湖入長江唯一黃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曾經的姑塘關是南來北往的商船滿載茶葉、大米、木材、瓷器、食……[詳細] |
南山公園,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qū),是滿足廬山區(qū)市民生活休閑需求,結合螺子山景區(qū),新建的一座為十里片區(qū)市民服務的集-、商貿、購物、文化旅游、健身、休閑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tài)公園。位于茨坪南端,園內翠竹蔥郁,古木參天,峰回路轉,景色秀麗,是茨坪的一個游覽和憩息場所。從茨坪革命舊址群往右走百余米,便到達公園園口。公園的頂端有一座造形別致的五角亭塔式展覽廳,亭頂端塑有一組形象生動的紅軍和赤衛(wèi)隊員的塑像,周……[詳細] |
“五教祈福文化園”位于廬山青蓮谷旅游區(qū),以五教祈福為主題。園區(qū)以祈福線路景觀設計手法為中心,分為九個景觀區(qū),建有大氣磅礴的五福門、現(xiàn)代典雅五福泉、氣勢恢宏的五福園、古韻悠長的五福橋。經過1600多年的發(fā)展,在中華“和”文化的理念下,五教在廬山和諧共處。廬山也形成了同一座山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共存的罕見格局。文化園內建有重達38.5噸的銅制祈福大鐘,整體高476厘米,代表赤道4……[詳細] |
傳為宋丞相韓侘胄所建,1929年國民革命一路軍總司令唐生智來廬山,見該塔已頹,發(fā)起重修。挖掘塔基地宮時,發(fā)現(xiàn)佛教文物多件。有銀質全身臥如來1尊,長9寸,重約1斤;銀質長扁箱1口,2斤多重,尺余長;水晶小佛像1尊,5寸長;水晶珠大小各1顆;小銀瓶1個,內貯水晶小念珠數百顆;舍利子數粒;銀質金瓶1個;磻石梵文印章2個,寸余長;銅羅漢3尊。據金身如來身后陰刻文字記,塔原建于宋哲宗11年(公元1069年)……[詳細] |
廬山西林寺,坐落于廬山北麓,建于東晉太和二年(公元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創(chuàng)建,為廬山北山第一寺。初是沙門竺曇結庵草舍,死后慧永繼承師業(yè)。到晉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為之立廟,命名為西林寺。自晉至唐一直鼎盛,元為兵焚,明修又毀,此后長期不復,F(xiàn)寺,近年重修,廟宇宏敞,佛像高大,規(guī)模不亞當初,別致莊嚴。廟中,原有一幅墻壁,蘇軾來游,看到壁前前人題詩甚多,頓時興起,索筆《題西林壁》,傳為千古佳詩。其中的“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