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縣博平鎮(zhèn)北11里三教堂村,此處有一塊清代石碑,正面有五個二十公分見方的大字“孔子回轅處”,楷書陰文,上款刻有“大清乾隆十三戊辰夏季吉日重立”,下款沒有立碑者署名,可能年久損壞無法辨認。石碑的尺寸170×67×19厘米。據(jù)史志記載,公元前492年,應(yīng)趙簡子之召,孔子自衛(wèi)將入晉,至河,聞趙簡子殺竇鳴犢及舜華,乃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移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詳細] |
三教堂是個僅有四百人的小村莊,卻有著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集儒教、道教和佛教于一體,故名三教堂。里面供奉著儒、道、佛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并請能工巧匠在釋迦牟尼佛像下刻了“生、死、病、老、苦”,在老子像下刻了“金、木、水、火、土”,在孔子像下刻了“仁、義、禮、智、信”。三教出世、建立廟堂的事傳遍鄉(xiāng)里,流傳至今。三教堂也就代替了原來的村名。現(xiàn)保存完好的三教堂,占地面積共1500平方米。中……[詳細] |
凈居寺碑在張營鄉(xiāng)北孟村。據(jù)本村人講,過去村南有一座古寺遺址,文革中本村人從遺址上拉了幾塊碑修了坑嘴子,其中一塊是凈居寺碑。凈居寺,據(jù)《博平縣志》記載:“縣城西北二十五里凈居寺”,碑的頭刻著“重修佛殿碑記”六個正楷大字,碑文系小楷書寫體,內(nèi)容主要記載了凈居寺的地理位置,佛教淵源,佛殿修繕事宜等。而重要的是,此碑也記載著凈居寺與晉臺距離,碑文說“……晉臺之北二十里某寺曰凈居寺,……”,也就是說,從凈居……[詳細] |
王曰高墓在信發(fā)街道北八里莊村西南半里處。整個墓地占地十余畝,遍植松柏等樹。王曰高(?~1678)?字登儒,號北山。茌平縣北八里村人。自幼聰敏,7歲能文,10歲執(zhí)父喪如成人,清順治3年中舉人,165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給事中,1663年到江南主考,慧眼識才,所取之后出任兩鼎甲,五尚書,三大學(xué)士,聲望漸高。后燕齊江淮地震,王及時上 書,請免征放賑。1649年任兵科右給事中。曾上 書“建河工……[詳細] |
韓屯鎮(zhèn)大碾李村正北、羅屯村有魯義姑祠。魯義姑,劉向《烈女傳》稱“魯義姑姊”,為傳統(tǒng)二十四孝人物之一!墩f苑》、解縉《古今烈女傳》等也有關(guān)于魯義姑的記載,內(nèi)容大同小異。在魯西地區(qū),魯義姑是一個挺有名的人物。她義舉退敵的傳說,流傳甚廣。關(guān)漢卿的《蝴蝶夢》曾有云:“我若學(xué)嫉妬的桑新婦,不羞見那魯義姑!边@里的“不羞見”其實是“羞于見”的意思。元曲中的人物語言,基本反映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就……[詳細] |
茌平金牛湖景區(qū)AAA 金牛湖景區(qū)位于茌平西區(qū)新城腹地,總占地5840畝,規(guī)劃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100畝,蓄水量2600萬立方米。自2012年開工建設(shè)以來,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10億元,目前景區(qū)環(huán)湖路實現(xiàn)貫通,龍山文化廣場、騰飛廣場兩個大型廣場的建設(shè)也已基本完成;景區(qū)綠化覆蓋北側(cè)山體及湖周,總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王橋片區(qū)綠化已經(jīng)招標完成,各標段正在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橫跨湖東西的三橋兩島建設(shè),如長龍臥波般增添……[詳細] |
教場鋪遺址位于山東省茌平縣城南20公里樂平鋪鎮(zhèn)教場鋪村西南高地上。相傳戰(zhàn)同齊孟嘗君曾在此設(shè)主練兵場而得名。遺址土山稱金牛山,古稱茌山,秦在山下平地設(shè)茌平縣(今茌平縣南)。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聯(lián)合進行了4次發(fā)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窯是山東目前發(fā)現(xiàn)的龍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組。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200米,高4米。1976年后出土……[詳細] |
龍山系魯西北千里廣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人造土山,為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鑿會通河的泥土及以后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積而成。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土山廣植樹木,修建花圃,辟為“龍山公園”,F(xiàn)土山高5米多,長2里許。山上松柏蒼郁,翠竹欲滴。遠遠望去,猶如蜿蜒起伏昂首欲飛的青龍。嶺頂建有望月亭、望岳亭、臥龍亭3座古色古香的涼亭,內(nèi)設(shè)石桌、石墩,供人小憩。每當(dāng)夕陽西下,登高遠眺,但見霞光萬道之中,衛(wèi)、運兩河相……[詳細] |
清平森林公園位于縣城西南20公里處,包括國營林場和清平新村兩部分,是一處新辟的自然生態(tài)森林公園。占地面積30000畝。原國營林場面積15573畝,其中省合資豐產(chǎn)林12523畝,立木總蓄積3.8萬立方米,固定資產(chǎn)4000萬元;清平新村面積14430畝,原有林面積10121畝。說到清平的這塊地方,要回朔到東漢時期,那時流經(jīng)高唐縣的黃河故道呈東北??西南走向,貫穿清平鎮(zhèn)北部,隨歲月流失,逐漸形成1.2萬……[詳細] |
牡丘遺址即臺子高遺址,位于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鄉(xiāng)臺子高村西南200米處。《一統(tǒng)志》記載:“春秋僖公十五年,公會齊侯、宋侯、陳侯、魏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遺址為一臺地,高出地面約2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56米,面積3584平方米。整個遺址保存完好,文化內(nèi)涵比較豐富。漢代層下全系龍山文化遺存。1976年、197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對該遺址進行兩次采掘,得圓足盤、灰陶罐、盆、壺、石刀、石斧、蚌……[詳細] |
京杭大運河象綠色的飄帶將臨清城纏繞起來。在這條飄帶的彎曲處,有一座人工堆積的綠色小丘,綿延數(shù)里。當(dāng)年,乾隆皇帝沿運河七下江南,路過臨清,曾在此題榜作聯(lián),賦詩弄墨。此處原有一座建筑稱‘無為觀”。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給無為觀題“福佑津途”作榜,題“雙閘節(jié)宣資利濟,三元調(diào)燮協(xié)寧居”作聯(lián)。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南巡又來到這里,看到這里景色宜人,竟引得他走下龍舟,漫步在嶺上。從此,此嶺便贏得了……[詳細] |
尚莊遺址位于聊城市茌平縣城西南1.5公里的尚莊村東20米處隆起的土崗上,相傳古時在此建有能人寺、紅門寺。1975年秋與翌年春,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期發(fā)掘,揭露面積約750平方米,出土漢代、商周、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時期較完整的遺物四、五百件。該遺址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的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77年12月,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張家樓抗日遺址位于聊城市茌平縣廣平鄉(xiāng)張家樓村?谷諔(zhàn)爭時期,村四周曾筑闊7-8米,高約7米左右的土墻,圍墻外有鹿砦和壕溝,有115人組成的民兵鋼槍隊。1944年12月6日晨,日偽軍近千人圍攻張家樓村,被擊退,死傷250余人。翌年2月16日,日軍又糾集1200多人,二次侵犯張家樓村,戰(zhàn)斗持續(xù)三天,北門被大炮轟開,全村有333人犧牲,271人負傷,房屋全部燒毀。該村現(xiàn)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