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拱門位于汝南城西北角,繞城而去的汝河南岸,與飛架河面的宏濟橋咫尺之距,直道相通?缭胶隄鷺颍┻^北拱門,方得從北面進入汝南城。北拱門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清康熙年間重修。城門洞長38米,寬20米,高21米,門洞道寬4.6米,長長的門洞之壁,由特制的大號青磚砌成。門洞的上方呈半圓形拱起。城門上端開闊平面,筑有炮樓。古時的汝南城,四面環(huán)水,城墻又高,固若金湯的北門,確實有“一夫當關(guān)、萬……[詳細] |
準提樓位于汝南小南海,距護城河約四十米處,汝南園林學(xué)校院內(nèi)。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無雨,河枯地裂,五谷不生,崇莊王為祈雨靈應(yīng),奉皇上詔令創(chuàng)建此樓。以“準提”命名(準提為梵文譯音,意為“清凈、潔白”,佛教密宗六位觀音菩薩之一),意在求神靈保佑,喜雨降臨。明末戰(zhàn)亂,后堂的僧室、走廊俱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推王道新重修準提樓。該樓為單檐九脊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長18米,前后進深8.8……[詳細] |
汝南文廟大成殿始建于明成化年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位于汝南縣委院內(nèi),曾祀奉孔子并作學(xué)校。大成殿面南坐落在高1米、面積為216平方米的磚砌臺基上,臺高與殿基相平。殿面闊5間,進深3間,長15.4米,寬10.7米,高11.3米。單檐九脊歇山式,屋頂覆蓋綠色琉璃瓦,正脊中間飾一寶瓶,兩端置大吻。4個大殿角懸掛風鐸,四周檐下施重翹重昂斗拱,室內(nèi)雕梁畫柱。昂頭呈琴面象鼻狀,有異形瓜拱,明間、補間斗拱各三攢……[詳細] |
開元寺位于汝南縣城東大街,始建于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清末汝寧府將其改為府城隍廟。現(xiàn)存前、后殿,均為單檐硬山式建筑,小青板瓦覆蓋,結(jié)構(gòu)嚴謹,裝飾精美,是豫南古建筑的佳作。據(jù)《重修汝寧府志》記載:“公凡遇旱澇,未嘗不禱。而禱則未嘗不應(yīng)。嘗有盜越獄走他郡,而公亦禱于神。既獲盜,乃言中途有神障之,故不得逸!崩罘鍞z……[詳細] |
世紀和平鐘樓位于汝南南海禪寺院內(nèi)東側(cè),為三層仿古方形塔樓式建筑,高34.6米,建筑面積772.84平方米,一層四面各有一拱形門,外壁四周雕有長城、花鳥、小橋、古寺和2000只和平鴿,二、三層均有圍廊,向上往內(nèi)漸收,樓內(nèi)有1999年為迎接新世紀到來、祈禱世界和平而鑄造的重達21噸的世紀和平鐘一口。李峰攝……[詳細] |
梁祝之墓 千古愛情傳奇—梁祝故事 西晉時,汝南郡南30公里梁莊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紅羅山書院求 學(xué),路過一個叫曹橋的地方,就在路邊的亭子里休息。離梁莊東十八里有個祝莊,莊上朱員外家有一女兒叫祝英臺,十分聰明,一心求學(xué),說服了父母,女扮男裝,化名祝九弟,也前往紅羅山書院求學(xué)。二人相遇在曹橋亭,互問了家鄉(xiāng)、年庚,結(jié)拜 為弟兄,同赴紅羅山書院求學(xué)。 紅羅山學(xué)校四面環(huán)水,景色宜人,一次,……[詳細] |
鵝鴨池 位于城北1公里處,天中山之南,汝上公路東側(cè),原面積18畝之多,系歷代筑堤取土之地,常年積水為池。池四周雜草叢生,為鵝鴨棲食之所,唐代以前稱懸瓠池。唐末,吳元濟叛唐,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宰相裴度率李愬等討伐。次年冬,李愬率兵夜襲蔡州(今汝南城),至鵝鴨池,令擊鵝鴨以亂軍聲,攻下內(nèi)城,活捉吳元濟。建國前,曾立碑于此,-“唐李愬雪夜擊鵝鴨處”9個字,現(xiàn)已不復(fù)存在![詳細] |
宿鴨湖汝南---—亞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于1958年始建。位于汝南縣城西6公里。北起玉皇廟,南至野豬崗,東臨桂莊,西到別橋。水庫大壩全長35.29公里,高58米,擋防浪墻長0.5米,壩頂寬4—7米,攔蓄板橋、薄山水庫等上游來水,蓄水面積23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1萬畝,出產(chǎn)的魚達30多種,其中產(chǎn)量最多的是鯉魚。宿鴨湖于1989年重修完工后,水面開闊,風景宜人,人稱北方“人造洞庭”。東岸百里長……[詳細] |
悟穎塔位于河南省汝南縣城南,是唐代和尚悟穎所建,故名“悟穎塔”,因有傳說每年夏至日中午沒有影子,又名無影塔。塔門向南,呈單面6角形,塔高26米,是單閣式磚塔,整個塔身用長35厘米、寬16.5厘米、厚5.5厘米特制的青磚平臥順砌而成,石灰漿粘壁面,黃泥粘合磚縫,塔身底層為大,向上逐層遞減,使整個塔體外廊呈拋物線形,塔身基座為單層須彌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橫柱分隔,橫柱間的磚面上,雕有山羊一對,童子兩個,……[詳細] |
南海禪寺AAAA 南海禪寺位于汝南縣城東南部,占地面積300畝,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由世界著名高僧明乘法師自籌資金于1992年開始修復(fù),主要以寺院建筑和浮雕為載體,展現(xiàn)佛教文化內(nèi)涵。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已具有世界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的雛形。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平面呈邊長80米的正方形,超過故宮太和殿與山東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規(guī)模,號稱“亞洲第一殿”。天王、觀音、文殊、普賢四大配殿,三重飛檐、高大雄偉,可與全國現(xiàn)有佛教……[詳細] |
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駐馬店,天中山就在駐馬店市的汝南縣。據(jù)《禹貢》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庇捎诖颂幍乩砦恢锰厥,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測日影考分數(shù)以此為正。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書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發(fā),寫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币徽Z道出了天中寶地的鐘靈與神奇。天中……[詳細] |
竹溝位于確山縣城西30公里處,是我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塊重要根據(jù)地,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史。1926年黨在這里就建立了基層組織,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創(chuàng)建了紅軍游擊隊?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1938年2月,黨中央派彭雪楓來竹溝主持工作。同年6月,0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成立以-為書記的0中央中原局,-、-等同志從延安先后來到竹溝,開展敵后游……[詳細] |
河南弘濟橋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城北,跨汝河,明代稱宏濟橋、博愛橋,清代稱迎恩橋,因靠近天中山又稱天中橋。原為木橋,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改建成石橋。該橋全部用石塊砌成,與趙州橋結(jié)構(gòu)相似。在大券兩邊附兩個小券,美麗大方,雄偉壯觀。橋面全長44.6米,寬6.5米,大券跨度為24.8米。兩邊兩個小券跨度約2.73米,高4米,盡端兩個小券跨度1.75米,高1.02米,全橋由18道單券組成,券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