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河磨房群位于云南省鳳慶縣,為清代古建筑。2019年10月7日,流浪河磨房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江川文廟,是中國云南省江川縣的孔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江城鎮(zhèn)北的鐘秀山南麓,今為江川二中的所在地,占地31畝,是江川縣規(guī)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廟是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磚木結構建筑群,中軸式對稱,由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東西廡和四祠組合而成,還有附屬建筑崇圣宮、鐘秀書院,F(xiàn)主體建筑尚存。江川文廟是玉溪市保存較為完整的文廟之一,也是江川縣規(guī)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廟在江川二中校園內。文廟與學校合二為一……[詳細] |
洄瀾閣位于異龍湖東出水口處,離縣城18公里,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洄瀾建于橋上,工藝精巧,氣勢宏偉,既疏導洪水,又點綴湖山,閣內題有“洄瀾滴翠,龍湖鎖鑰,梵宇長春”等匾額。洄瀾閣高20米,寬6米多,長18米,中間為八角亭,左右有兩闊亭同時并立,兩樓一底,閣頂以彩色琉璃瓦配上陶制的飛禽走獸鑲嵌而成,每層的每個亭角均配以風鈴一個,微風吹來,清脆悅耳的鈴鐺叮咚作響,令人仿佛置身深山古剎,不禁生發(fā)出幽幽古情……[詳細] |
五臺大寺位于苴力鎮(zhèn)下轄行政村——五臺村委會,是苴力鎮(zhèn)域內儒、道、釋三教同流的宗教建筑群,整座寺宇坐東南西,前瞻太極群巒,后依五臺翠屏,東、南、北三面皆古木蒼天,青松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謂“九州仙緣歸佛地,五臺玉案拱慈尊”,F(xiàn)存古建有觀音閣及兩耳、彌勒殿、王母閣及兩耳、老君殿、孔子殿以及構成寺宇大院的南北兩邊的廂房、中廂和西廂房,還有原屬寺廟養(yǎng)牲畜的北院,占地面積為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31.……[詳細] |
期納古建筑群分布于清水、街西、文鳳3個村委會,其中以清水最多。古建筑群分別由清水瑞光寺、黃家宗祠、阮家大院、阮家宗祠、阮家佛堂、袁家宗祠、東岳廟、街西寶月寺、文鳳果園何家大院9處文物建筑及附屬物組成,總建筑面積大約4600平方米。建筑群中東岳廟、瑞光寺為集體所有,其余建筑均為私人所有。用途為宗教場所、辦公用房、私人住房。期納古建筑群中,瑞光寺、寶月寺、黃家宗祠、阮家大院、阮家宗祠、阮家佛堂、袁家宗……[詳細] |
新安所鎮(zhèn)是一個傳承千年的軍屯文化古鎮(zhèn),因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軍事地位,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賁古縣,設制于新安所一帶,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新安所設立守御千戶所,駐扎軍人,屯田戍邊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所歸蒙自縣。2000多年的歷史滄桑,1000多年的軍事活動,孕育了新安所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區(qū)……[詳細] |
玉皇閣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永歷丁亥年(公元1647年)因張獻忠起義軍屬部攻破建水城池而被焚毀。永歷甲午年(公元1654年)重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修正殿,F(xiàn)存建筑為三進院建筑。崇文塔,始建于元,明代重修。清嘉靖四年(公元1799年)因暴雨傾圮被毀,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重修,也稱“白馬寺”塔。玉皇閣及崇文塔是記錄和反映建水宗教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佛、道兩教相互……[詳細] |
建水土主廟是建水“古建筑博物館”中較有特點的早期建筑之一。土主廟始建于明正統(tǒng)七年(公元1442年),有兩進完整院落,現(xiàn)存山門、正殿、后殿、四廂、六耳共計39間,占地3200平方米。土主廟的建筑風格保持了明代營造法式特征,呈現(xiàn)出明代簡潔、典雅的裝飾風格,是建水古建筑中原汁原味保存的明代彩繪藝術信息的充分展示,也是建水古建筑彩繪藝術的珍貴資料。2003年12月18日,建水土主廟被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詳細] |
德源古城遺址位于云南省洱源縣,年代為唐。2019年,德源古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朱提故城遺址又名諸葛營城址、桃源遺址,位于我市昭陽區(qū)太平街道辦事處永樂社區(qū),是漢晉時期朱提縣(郡)治所在地。遺址分為上諸葛營、下諸葛營,面積約50萬平方米。諸葛營城址是云南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面積最大、年代最早的漢晉城址。城址布局完整,城墻、壕溝等保存狀況良好,為研究該地區(qū)漢晉時期的城市營造及布局提供了真實的資料。新的考古材料證實了該城址為朱提縣(郡)治所,對研究漢代經(jīng)略西南夷的歷史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研……[詳細] |
牡宜遺址位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黑支果鄉(xiāng)牡宜和阿章村委會所在的壩區(qū)及周邊區(qū)域,為兩漢時期“句町文化”大型遺址!熬漕笔恰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分杏涊d和“滇”同時期的部族,也是漢王朝在云南繼封“滇王”之后的第二個王,在西南夷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2007年搶救性清理的木槨墓和2011年發(fā)掘的4座墓葬出土了銅鼓、龍虎紋金帶扣等大批重要器物?脊虐l(fā)現(xiàn)結合史料記載,證明以廣南縣黑支果鄉(xiāng)牡宜壩區(qū)為中心約5……[詳細] |
祥云大波那遺址,云南青銅文化遺址之一。亦稱祥云大波那木郭銅棺墓葬。地點在今祥云縣云南驛大波那。1963年發(fā)現(xiàn)。形狀為一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內有長條形巨木疊組的郭室,內置兩面坡房屋狀銅棺,由7塊銅板組成,用4塊構成房屋的四壁,上蓋兩塊人字形坡面屋頂,棺底墊一塊銅板,鑄有12只腳。棺的兩側壁及屋頂鑄幾何形花紋和云雷紋。兩頭橫壁鑄鷹、燕、虎、豹、野豬、鹿、鱷魚等動物。隨葬品豐富,銅器有鋤、錛等農具和紡織……[詳細] |
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保山市博物館、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昌寧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對位于昌寧縣田園鎮(zhèn)龍泉村委會漆樹坡小組東南側的大甸山墓地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墓地西北距昌寧縣城3公里,海拔1643米,發(fā)掘面積2500余平方米,清理各類墓葬198座,出土隨葬品268件(套)。土坑豎穴墓以小型的墓葬為主,分布在大甸山西側、北側和東側,墓坑較淺,出土器物較少,大部分為空墓。土洞墓分布于大……[詳細] |
河泊所遺址分布于昆明市晉寧區(qū)上蒜鎮(zhèn)石寨、河泊所、金砂等村部分區(qū)域,東鄰金砂山、西面滇池水、南望小平山、北接石寨山,是滇池地區(qū)最早的人類-遺跡,也是石寨山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泊所遺址于1958年發(fā)現(xiàn),2008-2010年中美聯(lián)合考古調查再次認定,2014年開始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蔣志龍教授帶隊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fā)掘。現(xiàn)已探明河泊所遺址分布總面積約400多萬平方米,核心范圍約100萬平方米,其主要年……[詳細] |
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云南江川甘棠箐遺址位于云南省江川縣路居鎮(zhèn)上龍?zhí)洞逦髂霞s1.5公里處。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1989年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約3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初步判斷為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它云南省繼元謀人遺址之后發(fā)現(xiàn)的又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遺址。最為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了木制品和用火的遺跡。由于木制品極易腐爛,世界范圍內關于人類早期的木制品發(fā)現(xiàn)亦屬鳳毛……[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