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中學校(JiangjinMiddleSchoolofChongqingCity)位于長江之濱,鼎山之麓,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學校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共招初中3屆,高小5屆,速成師范1班,課程融西學、重體藝;江津知縣蔡承云率先捐廉銀三百兩,籌集白銀二萬余兩興學,同年8月,立案批準辦中學堂,定名“官立江津中學堂”。
宣統元年(1909年),學校有教師9人。
宣統二年(1910年),四川省提學使司改校名為“江津縣立中學堂”,頒校印一枚,4月22日啟用,校慶日據此確定。
民國時期
民國14年秋(1925年),學校改行新學制,即“六三三”制。
民國27年(1938年),學校師生為避空襲,舉校遷江津油溪,1945年遷回。
民國30年(1941年),學校開辦高中,學制三年。
民國31年(1942年),校名為江津縣立中學。
建國后
1949年11月28日,江津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江津中學。
1953年,增辟校址于縣城西官山坡,占地10.57萬平方米(稱新區(qū)為分部,原址為本部),校地總面積達13.97萬平方米,系當時四川省占地面積特大的中學之一。
1953年3月,四川省政府將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江津第一中學校。
1953年下期,省教廳確定江津一中為省重點中學(全省14所)。
1954年初,重慶市政府撥專款在西城外鼎山之麓新建教學區(qū)(即現南干道816號,原址現為教工生活區(qū))。
1955年,該校部分班級入新址上課。
1960年,四川省政府確定只保留成都四中(今石室中學)、江津一中、重慶三中(今重慶南開中學)3所為省重點中學。
“文革”期間,學校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
1980年,學校被再次確定為省重點中學。同年,收回冶煉廠占校舍,建階梯教室、總務樓,建筑面積995平方米;恢復校本部,建烈士紀念碑、聶帥題詞屏。
1984年下期,更名為四川省江津縣中學校。
20世紀90年代,國家加大教育投入,撥款500余萬元,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第二教學樓,和占地4100平方米的男生宿舍樓;建成食堂、女生公寓,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建成綜合樓和標準游泳池,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3200平方米。
1997年,重慶直轄,該校更名為重慶市江津中學校。
1998,該校被批準為示范性高中建設單位。
1999年,該校被確定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2000年,學校投入120萬元,建芳吉教學樓,建筑面積3780平方米;各班安裝多媒體系統、29寸彩電,實現互聯網班班通,建成多間語言實驗室和微機室、完善校園網絡和閉路電視系統。
2002年,籌資800萬元,建成2300平方米體育館、8500平方米學生公寓。
2003年,該校通過重慶市示范性高中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