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序(1772—1824),字景和,號湛溪,羅山縣人。幼年家貧苦讀,嘉慶元年中進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縣,不久任南昌知縣。任上,境內彭蠡湖富倉、安樂等圩連年決口,四鄉(xiāng)農田常常顆粒無收。黎世序微服簡從,實地勘察水情,制訂出開河、筑圩、泄洪、浚淤方案,而且?guī)ь^捐款筑堤。嘉慶十三年,黎世序改任鎮(zhèn)江知府,又根據圖籍和民眾意見,在丹陽練湖浚淤,動工建造3座大閘?⒐ず螅毢ê,水患減少。嘉慶十六年(1811年)春,黎世序任淮海道員,為疏通?冢ε疟娮h,改開挖新河與筑長堤為“束水攻沙”,使?谟俜e疏浚,河水復返故道入海。兩江總督百齡和嘉慶皇帝對此大加贊賞。是年,黎世序升任南河總督。任職內,他勤學博采,運用“分-水”理論在徐州西北十八里屯、苗家山、虎山等地依山建造了大壩,改“束水攻沙”為“重門鉗束”,即用全河之水并力攻沙,改廂埽為碎石護坡。此舉工期縮短,成效顯著,節(jié)省白銀三十萬兩。清河縣內運河東瀕黃河,汛期兩岸數十萬人民紛紛背井離鄉(xiāng)。黎世序就在黃河與單堤之間筑越堤,以兩道護水堤埂共御黃水。清道光四年一月二十一日,黎世序積勞成疾,病逝任上,終年五十二歲。他生前著有《東南河渠提要》120卷、《續(xù)引水金鑒》156卷、《河上易注》10卷及《湛溪文集》多卷,成為我國水利工程的名著。1824年,黎世序病逝,道光皇帝為表其功,加尚書銜,晉太子太保,謚襄勤,入祀賢良祠。
黎世序病逝后葬于故里羅山縣定遠鄉(xiāng)劉店村。道光帝為讓后人緬懷這位治水功臣的業(yè)績,在墓北500米處,賜建御碑亭。御碑亭面闊三間,進深六架,長8.8米,寬6.8米,面積50多平方米。亭外灰瓦覆頂,翹角飛檐,亭內雕梁畫棟,12根合抱木柱下墊有石鼓,椽檐均用油漆彩飾,間以浮雕透雕,交相輝映,古樸典雅,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亭內矗立著三塊三米高的青石御碑。正碑為神道碑,左碑為御筆祭詩,右碑為御賜祭文,簡述了黎世序的生平事跡。從北京至御碑亭,每五十里修有一清官碑,遇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五十年代末,毛澤東主席到南方視察專列路過信陽,車上接見信陽地委負責人時,談話中還提及到這位治水功臣黎世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