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寺又名佛爺寺,在荔城鎮(zhèn)東北部十三公里,正果鎮(zhèn)北緣瑞山之右,與正果一中吡鄰相隔。寺為供奉賓公生佛(又名牛仔佛)而建。賓道者金牛都(今正果番峰村)人。生秉異質,早悟禪宗,自少出家削發(fā)于明山寺。南宋皇祐元年(一0四九年)坐化于瑞士石藤籮之中,真人肉身圓寂,僧徒遂以肉身裝塑建寺祀之。傳說:“焚香禮拜,煙從今之正果寺冒出,究其緣由,煙從龍口入,順其道而由尾出,謂之瑞龍降佛地,遂于宋慶元三年徒寺于瑞山之右,取名”正果寺“。成佛巖的正因寺是龍之首,今之正果寺為龍尾,次乃前因后果之征兆。賓公生佛生平濟世扶危,御災捍患,慧觀緣起,志修行,功德0,修成正果。可謂先有其人,后成其佛,先有賓公生佛,后建正果寺。
寺靠增江上游,龍門下,僻萬山舟車不輳之中,引龍門之水為功德水,植瑞山之林為坻圓,人杰地零,植此建圩,取名正果。正果寺歷史悠久,自賓公開左以來,歷祀數朝,宋、元、明、清,乃至民國,相沿至今,史逾九百年。寺院建筑,始建于宋慶元三年(一一九七年)建筑面積七百年五十方井(約平方米),是一座送進飛檐,古色古香,巍壯麗的古剎,結構嚴謹,布局統(tǒng)一,層次分明的抬梁式,歇山頂兼并的古建筑物,尤以燕子托、蓮子托,龍鳳托,渾然一體,錯落有數,各抱地勢,支、頂托勾心斗角。石雕、木雕、浮雕精雕細刻,玲瓏剔透,山門四大天王(又名四大金剛)威武巍然挺立山門左右,象征風調雨順。中殿如來佛組十八羅漢分列左右,形態(tài)各異,氣象萬千,妙趣橫生。后殿賓公生佛(牛仔佛)莊重厲然起敬。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方圓五百里屈指可數,“名揚四海,飲譽九州”的寺院。自宋至今,香火鼎盛,經久不,游人客絡繹不絕。賓公的一生,普渡眾生,災捍患,擠世扶危。清豐四年,匪寇險城,紳民團練,打賓公旗幟,匪驚潰,遂復縣城,誅賊有司,事聞朝廷,光緒六年,皇帝降旨,加封號,營造封昭顯石牌坊,查核相符,功德及民,以彰崇報,為后人瞻仰紀念。光緒三年,洪水泛濫成災,題圍可危,鄉(xiāng)民祁佛庇佑,賓公大響神通,化身鄉(xiāng)民率眾打賓公旗幟,搶險救題,洪水頓時消退,轉危為安,賓公屢昭圣異,鄉(xiāng)民感恩戴德,故寺院塑造三尊行佛,每逢齋戒建蘸誕會期或流行災疫,均接賓公行佛返鄉(xiāng),鎮(zhèn)妖驅邪,消災僻疫,佛法無邊,凡有求者,感應靈異,皆有明徽。正果寺曾在“文革”時候遭到嚴重破壞,自始一直沒有僧人正規(guī)治理,寺內建筑年久失修,已面目全非。在一九七八年期間,群眾已倡議重修正果寺,但資金困難和各方面的影響,只做一些簡單修補,破屋殘墻依然存在。為落實黨的宗教活政策,維護宗教合法權益,恢復正果寺正常宗教活動,得到廣州市與增城市人大、政府等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及正果鎮(zhèn)政府的支持,經過協(xié)商共同認可,正果寺須交廣州市佛教協(xié)會治理才是貫切執(zhí)行省、市宗教《條例》的規(guī)定精神和信眾的愿望。經廣州市宗教局登記批準,于二OO一年十月九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殿宇歸還,百廢待舉,任務艱巨,資金短缺,全賴廣州市佛教協(xié)會的鼎力支持,十方信眾慷慨樂施,經過一年時間的努力,重修了大殿、天王殿、新建客堂、齋堂、僧舍、功德堂等建筑,重塑諸佛佛、菩薩圣像。修復后的正果寺環(huán)境宜人,古色古香,清雅清幽,給信眾和游客提供一個禮佛觀光的宗教場所。正果寺在一九八四年被評為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一年評為新八景之一旅游勝地。自恢復開放以來,來寺禮佛、觀光的海外及港澳臺信徒及各界人士也日益增加。正是:“賓公得道九百余年,古剎屢遭催殘,今朝重修繕,生佛重光,寶寺再度宏觀,他日換新顏”。賓公生佛,圣跡昭彰,功德及民,永垂千古,不可泯滅,史實可鑒,有歷史名人志士贊詩佐證:明代邑人鄭爵偈正果寺詩:瑞石藤籮顯化身,空空色相總歸真,婆心一片人成佛,靈骨千年佛是人,勝地既今名正果,崇伺終古祝長春,深思最幸施霖魚,洗盡生滏塵。地址:廣州市增城區(qū)正果鎮(zhèn)正朝街18號
類型:古跡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0-82811249
開放時間:6:00-18:00
門票信息: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