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塔位于云南省祥云縣馬街鄉(xiāng)水目山水目寺前。
此塔為紀念大理國0公高量成之子皎淵而立。史志中并無確切記載,一般認為大理國時期(公元938-1253)所建。據(jù)現(xiàn)存水目寺內(nèi)的《淵公塔銘碑》記載,水目寺為南詔龍興四年(公元813)普濟慶光禪師所建。而寺前密檐塔為紀念大理國0公高量成之子,水目寺三祖之一的皎淵而建,因此又稱“淵公塔”。
水目山塔,為四方形15級密檐式磚塔,高18.16米,塔雙層臺基,八角形。塔身第一級東面設(shè)門,南面塔壁彩繪壁畫。其上各級每面有龕洞1個,塔剎由仰蓮、覆缽、寶頂組成。塔西有水目寺,現(xiàn)存大殿、中殿、廂房等,規(guī)模宏大,F(xiàn)保存明代銅鐘及較多碑刻,寺右尚僧塔50余座,形成壯觀的塔林。弘圣寺塔位于大理中和鎮(zhèn)弘圣寺舊址,寺毀于明初。塔通高43.87米,16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塔身下部為塊石砌成。全塔分為基座、塔身、塔剎3部分,塔身各層之間用磚砌出疊澀檐,其上逐層收分。
第二層?xùn)|西面設(shè)佛龕,內(nèi)置石刻佛像。第三層?xùn)|西面設(shè)券洞,與塔心相通,其上交替至16層。塔剎寶蓋為八角形,角掛風(fēng)鐸。從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經(jīng)過多次修理工建,逐漸形成了一個建筑群落,有水目、賢填充、地藏寺、靈光寺、塔院、三教閣、毗盧閣、彌陀庵等寺觀。水目山寺分為上、中、下三庵,現(xiàn)僅存的下庵,為清代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重建,1984年至1987年重修。下庵依次是山門、塔院、前院、西北配殿、大雄寶殿,南北兩邊有僧房、香櫥、職事堂、齋堂、茶室、云會堂。下庵前面,有歷代僧人精心培植的梨數(shù)十畝。
水目寺塔為15級密檐式實心磚塔。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9米,塔身下砌臺基兩層,下層臺基為方形,邊長15.2米,高1.15米,用毛石壘砌,條石壓沿;第二層臺基呈八角形,邊長2.2米,高1.2米,上為磚砌雙重蓮花基座。塔身第一級較高,東西方封閉式塔門。第二層以上逐級遞減,疊澀式塔檐,其上各級每面有龕洞1個,塔剎由仰蓮、覆缽、寶頂組成銅質(zhì)葫蘆頂形。塔身第一級南壁繪有佛教題材壁畫23幅,畫幅高2.38米,寬2.63米,畫面雖已剝蝕不清,但尚可隱約分辨是23組佛教題材造像組成。
在塔的方形臺基上分別排列有48個石柱礎(chǔ),柱礎(chǔ)的排列為四周檐柱20棵,內(nèi)側(cè)金柱20棵,而塔身四角各有角柱2棵,計8棵。說明在塔的底部曾經(jīng)建過雙重廊廡,也就是俗稱的“寺抱塔”。即在塔的四周,原建有八角環(huán)形殿宇,把塔圍住,塔尖從殿頂伸出,很是獨特。現(xiàn)塔殿已毀,僅留下塔基上的48個石柱礎(chǔ)。
水目山北崗有一片罕見的墓塔林,占地17500平方米,有墓塔72座,為云南目前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塔林,在全國塔林中也名列前茅。水目山塔林為研究滇西地區(qū)的佛教禪宗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塔林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年),規(guī)模大小不等,造型風(fēng)格各異。塔身為紡錘型,塔頂呈寶珠型,整座墓塔呈寶塔型,基座為六方形或四方形須彌座,上有卷云紋、蓮花紋及人與獸的圖案雕刻;紫戮O(shè)有墓室,四壁有臺架龕洞用以置放歷代僧尼的骨灰罐,其中最大的墓室可置放200多個。所有墓塔從上到下全用沙石砌成,并沿山崗成梯級排列,錯落有致,掩映在莽莽蒼蒼的松林中。遠遠看去,塔林和松林交相輝映,影影綽綽,另有一番景象。
2006年水目寺塔作為唐至明代的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