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塘昔日是漁民曬網(wǎng)的地方,現(xiàn)在已是朱家尖的重要景點之一。你可以在烏石塘看到成萬上億顆烏黑發(fā)亮的鵝卵石,乘上"海上泛舟",可以聽掌舵漁翁為你講述烏石塘和樟州灣的傳說,一定會增添濃濃情趣。
烏石塘長約500米,寬約50米,高約5米。這條橫臥著的海塘全由烏黑發(fā)亮的鵝卵石自然倚坡壘積而成,氣勢龐大蔚為壯觀。卵石花紋斑斕,光潔可愛,小如珠磯,大似鵝卵,可與南京雨花石和三峽五彩石媲美。元朝的《昌國州圖志》有記載:"烏石塘,在馬秦,綿亙百余丈,高可五丈許,枕海之濱,表里皆青圓石子,如龍之鱗甲……"。
樟州灣的南岸,分布著很多礁石,礁石群形狀奇特,猶如龍眼、龍嘴。龍嘴旁有一石隙,當?shù)貪O民稱其為龍之洞,每當臺風將臨,此洞會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聲響可遠傳十里之外,此時的烏石塘,依水斜壘的烏石也會一反常態(tài),皺疊起一道道豎溝,漁民稱之是小烏龍在預報臺風即將到來的信息,呼喚出海打漁的漁民快快回港。
烏石塘何以如此靈驗?相傳它是烏龍的化身。原來東海龍王的三太子,生得一身烏黑,頑皮而聰穎,深得父母的寵愛。一天,它耐不住龍宮的寂寞,竟自離開龍宮到東海大洋遨游去了。正玩得興起,不料遇到了一群鯊魚精。鯊魚精們曾聽說吃了龍肉,可以成仙,所以一見小烏龍,就相約咧嘴向小烏龍猛撲,小烏龍寡不敵眾,斗得筋疲力盡,遍體鱗傷,節(jié)節(jié)向蓮花洋敗退,鯊魚群追不舍,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被正在捕魚的朱家尖漁民發(fā)現(xiàn),眾漁民奮勇將小烏龍救至樟州灣內(nèi),又精心為小烏龍養(yǎng)傷,從此小烏龍與朱家尖漁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傷好后,為報答救命之恩,小烏龍情愿留在樟州灣,立志守護海塘,造福朱家尖百姓。從此小烏龍就橫臥在樟州灣沿岸,年長月久,片片龍鱗也就化作了烏石子。它日夜注視著大海的變化,一旦大風將至,它就抖動龍鱗,并高聲鳴叫,警告漁民別出海,快回港。臺風來時,濁浪排空,他就用身軀擋住驚濤駭浪,保護朱家尖一方百姓免遭災難。清朝文學家朱緒曾有詩贊曰:"塔飛僧化豈荒唐,風雨俄驚涌石塘。天敕烏龍飛不去,免教此地變滄桑。"
其實,這烏石塘是一條憑自然力量壘成的海塘。樟州灣縱深約3公里,寬約1公里,灣內(nèi)水深由0.5米至10米,從岸邊至灣口漸遠漸深。港灣兩邊的山體有三種巖石,即灰綠巖、安山紛巖和花崗巖。大海的波濤以其巨大的沖擊力,常年累月地撲擊崖巖,崖巖不斷地破裂成大小不等的石塊跌落海灣,被涌浪潮汐反復地翻滾淘洗,折騰打磨,漸漸地磨練成了一顆顆烏黑發(fā)亮的鵝卵石,而海浪又把這些卵石推向海岸,經(jīng)過百千萬年的累積,一條烏黑發(fā)亮的石塘出現(xiàn)在樟州灣沿岸了,在烏石塘鵝卵石中灰綠巖占80%,安山紛巖占15%,花崗巖占5%,這與大山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巖石分布相吻合。
每當月明之夜,澄碧的樟州灣波光閃爍,猶如無數(shù)藍精靈在海面上跳躍。月光下,海潮披著銀甲"前赴后繼"地拍擊海灘,奏起"沙……啦啦……沙……啦啦……的聲響,恰如天籟梵音。此時,游人若躺在清涼光潔的礫石上望明月,聽潮音,遐思油然,恍入幻境,人們稱此景為"烏塘潮音"。當然能聆聽"烏塘潮音"奇響的并非僅為月明的夜晚,只不過白天難以那么入神而己。據(jù)說當?shù)貪O農(nóng)民能從這潮音中辨認風力的大小或天氣的變幻。也有人說,如你能凈心慮志地細細聽來,還可聞得絲絲然如古箏的妙響!傳說這是小烏龍與鱘魚姑娘在月下竊竊私語!所以又有人美其名曰“烏塘情聲"。
地址:舟山市普陀區(qū)修竹庵路17號
類型:島嶼/半島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580-6031021
開放時間:
淡季:7:45-16:45,旺季:7:30-17:50
門票
5-10月40元(停航35元),11月-次年4月30元(停航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