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寺在平遙縣卜宜鄉(xiāng)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薩設(shè)道場于清涼寶山(五臺山)而得名。據(jù)清光緒八年(1882)《平遙縣志》載,清涼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六年(1537)、隆慶五年(1571)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又重妝佛像。
清涼寺山門為磚拱窯洞五間,再往兩旁為鐘鼓樓殘址,山門頂上原有關(guān)公閣,“0”中被毀。穿過中殿即達清涼寺正院,正殿稱“七佛殿”,東西殿是觀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羅漢朝觀音”和“十殿閻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為“四大天王拜彌勒”,顯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
七佛殿年久失修,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文物保0》剛剛頒布,大殿已岌岌可危,殿頂多處見天,后壁將傾,西半部之后壁已前傾,把阿彌陀佛連同背光飾一同擠向前,大約如果不是“佛力無垠”的話,早就坍塌了,這當然是笑話。當時經(jīng)十名省人大代表呼吁,縣政府從困難的財政中擠出了一點兒資金,采取了些簡單的應急處置措施。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平遙縣趙克孝先生等幾位老干部倡議成立了“平遙縣老干部文物之友協(xié)會”,聯(lián)名向全國各地的平遙籍干部發(fā)出倡議信,募捐資金,并由縣政府撥一部分款,才得以徹底整修,殿中珍貴文物“三佛四菩薩”才得以拯救無恙。正殿佛臺上供有高大的“橫三世佛”,即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中間是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殿東西壁前佛臺上供有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四位菩薩。七尊佛像都高大端主動,結(jié)迦趺坐于須彌座蓮花臺上,雕塑藝術(shù)水平非常高超,就連須彌座上八尊小力士像也塑得神氣活現(xiàn),背光上的玲瓏裝飾,佛座上的細小圖案飾物等,無一不是精雕細琢。四尊脅侍站像一尊已毀,其馀三尊也很精致,令人叫絕。
這一組清涼寺僅存的塑像塑成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出自本縣達蒲村民間藝人段仲能之手,是他帶領(lǐng)兒子段哲、孫子段添花,創(chuàng)作了這組千古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從中也使我們感悟到,明清時期平遙商幫在經(jīng)濟上的突飛猛進,成為推動杰出文化藝術(shù)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西殿廊下原有北魏普泰元年(531)的一通佛造像碑,為全國罕見的佛教文物,可謂稀世珍寶,可惜由于平遙文物管理部門管理不善,沒有采取安全保衛(wèi)措施,于1999年秋被人驅(qū)車盜走,今已由平遙-破案,但該碑已以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轉(zhuǎn)賣到了臺灣,“何時歸來兮,海茫茫!”
北魏佛造像碑的存在,可能把清涼寺的初建時間前推了1000年,也可能碑系其他寺院之物,但至少能夠說明永城村早在北魏時代,佛教文化就很繁榮了。
七佛殿中的一尊菩薩頭,1999年也被盜走,殊為可惜。
景點位置
山西省平遙縣卜宜鄉(xiāng)永城村
永城村:卜宜鄉(xiāng)永城村位于平遙縣城南部15公里,縣道常東線橫穿而過,交通便利。該村北接范村,南接棗樹坪村,西與西卜宜相鄰,東北與軍寨村緊連,東南與段村鎮(zhèn)段村緊鄰。 一、人口基本情況:該村共407戶,1390口人。其中:鄉(xiāng)村從業(yè)人員650人,參合農(nóng)民126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shù)46人。 二、主要產(chǎn)物情況:全村農(nóng)作物面積共989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面積共96…… 永城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