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龍縣境北部與興仁、貞豐等縣接界處,橫臥著一列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脈,這就是黔西南名山——龍頭大山。
龍頭大山舊稱籠納山,屬苗嶺山脈重要分支之一。山脈自東向西漸高,聳立人云,為安龍縣境北部屏障。山脈西端有兩座山峰昂首并列,東稱公龍山,為全山主峰,海拔l966.40米,抬頭仰望可見腭嘴長伸,眼睛鼓凸,狀如龍頭,龍身向東南伸展,逐漸低隱于貞豐境內(nèi),嶺上一片連著一片的原始森林,茂密青翠,如片片黛色龍鱗;西峰稱母龍山,海拔稍低,為1930米,山勢略顯秀麗溫馴,與公龍山平行排列,嶺上茅草萋萋,一片金黃,如金鱗閃爍。
雌、雄兩峰猶如青黃兩龍,昂首欲飛,當(dāng)?shù)夭家雷迦嗣駥⑺暈樯耢`,據(jù)說他們是一對戀人變化而成的。這對聰明伶俐、忠厚善良的年輕戀人名叫龍哥和柏妹,為了爭取婚姻自由,結(jié)成美滿姻緣,相約遠(yuǎn)走高飛,不料被頑固恪守封建禮教的族長知曉,將這對戀人殺害于后山洞內(nèi)。龍哥、柏妹至死不愿分離,幻化為公龍山與母龍山,福佑籠納一方百姓。自清代以來,當(dāng)?shù)匕傩沼诿磕耆碌谝粋辰日,前往公龍山后洞內(nèi)祭祀,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紀(jì)念龍哥、柏妹。每年祭山之日,場面甚為熱烈。
龍頭大山自明、清以來,就列為貴州名山之一,清《貴州通志》、《興義府志》均有記載,古人有“龍山東向擁群戀,策杖人來路曲盤;古小蕭森饒畫意,危巖環(huán)拱亦奇觀”的詩句描繪其景。從山麓仰望山頂,懸?guī)r峭壁,嵯峨崢嶸,云環(huán)霧繞,巍峨壯觀。山頂平展開闊,縱目遠(yuǎn)眺,安龍、興仁、貞豐縣城隱約可見,四面大大小小的群山如海濤奔涌,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縱橫阡陌的田野,星羅棋布的村落,如練的河流,明鏡般的水庫湖泊盡收眼底,一派詩情畫意。
龍頭大山氣候溫濕,雨量充沛,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條件。由于森林茂密廣袤,一旦深入林中,便可能迷失方向,因此,《興義府志》曾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載:“相傳山中所生瓜果之屬,人不可攜去,攜即不得歸路”。這一記載給龍頭大山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龍頭大山有林地1.65萬畝,草坡灌木15萬畝,主要植物共有96科、211屬、366種以上,有速生特種用材樹種、稀有珍貴庭園觀賞植物、古老孑遺植物、藥用植物以及栲膠植物等。最為奇異的是,在海拔1600~1930米的公龍嶺上,竟然生長著連片的1500余畝的原始矮林杜鵑,其林冠郁閉度達(dá)80%以上,樹高約6~8米,樹徑一般10~15厘米,最大的約30厘米,樹齡多在百年以上枝干虬曲蒼勁,參差橫曳,苔蘚密布。樹葉終年常綠,多生于枝端,集成茅卵形,茅體上有黃色鱗被,十分雅致。其種類除常見的多花杜鵑(映山紅)外。還有少見的馬纓杜鵑、長蕊杜鵑、百合杜鵑、青蓮杜鵑、露珠杜鵑、蝴蝶札鵑等12種。
龍頭大山的杜鵑花四季常開,由春至冬,此花未謝彼花開,且花朵繁盛,個花枝有十余朵,此為一奇;更奇者,同一花種的顏色隨季節(jié)不同會出現(xiàn)深淺濃淡的變化,大約是龍頭大山杜鵑所獨有。春夏盛開季節(jié),只見公龍嶺上姹紫嫣
紅,五彩斑斕,花團(tuán)錦簇,使人目亂神迷;紅者如馬纓,鵝黃者如團(tuán)扇,銀白的潔白如雪,淡紫的晶瑩似玉,千枝競艷,異彩呈嬌,美不勝收。當(dāng)此季節(jié),時有山鳥棲息花叢婉轉(zhuǎn)清歌,彩蝶穿行翩翩起舞,平添無窮情趣。山中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飛禽走獸種類繁多,不少國家保護(hù)的珍稀動物亦時有所見,1987年龍頭大山被列為黔西南州自然保護(hù)區(qū)。
龍頭大山溪泉眾多,民間有“九九八十一潭”之說,一股股涓涓細(xì)流由山中滲出,匯集成潭。潭水清澈見底,冰涼徹骨,飲之甘甜。潭邊古樹陰翳,藤蔓攀援,潭水沿山石流瀉,淙淙有聲,如琴瑟合鳴!顿F州通志》說:龍頭大山“中有一溪,源深流長,灌田數(shù)千畝”,指的就是現(xiàn)今之北鄉(xiāng)河,河水就是眾多山泉匯成的。
龍頭大山,山勢雄偉形態(tài)奇特,挺拔峻峭,森林、草坡廣闊茂密,特別是聯(lián)輟成片的杜鵑林帶,面積大、樹株密,均可排名貴州省內(nèi)前列,而其花四時皆開,其色隨季變化亦是不可多見的奇觀。近年山上又飛播了數(shù)萬畝馬尾松,長勢良好,成林之時,龍頭大山當(dāng)更加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