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平古道上另有一處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青溪鎮(zhèn)南15華里雜木溝內(nèi)的老廟子,這是始建于元,擴建于明、清,幾經(jīng)毀損,歷經(jīng)六百多年滄桑的明建文帝隱蹕之所--華嚴庵舊址。華嚴庵舊址在雜木溝深處蓮花山內(nèi)的一個山包上,狀如皇陵。西側(cè)山溝內(nèi)有巨石壘砌的城墻,沿城墻隨山而上有小路2里許直達山頂廟址。北面坡度較緩,下方較平坦面積約3000平方米。站在廟址上,向北遠眺,陰平山、馬盤山盡收眼底,東南西三面21座山峰如蓮花瓣狀逐漸合圍,華嚴庵就好象座落在蓮花盛開的蓮臺之上,其景美不勝收。
華嚴庵這座深山古剎,在斗轉(zhuǎn)星移的六百多年里,歷經(jīng)磨難,幾度興衰,廟宇雖毀,香火依舊,遺跡尚存。已發(fā)現(xiàn)石碑四塊,殘碑一塊,均是清朝所立,石佛像一座(雕刻年代無從考證)。其“廣佛碑”于大清康熙八年乙酉孟春月立,此碑保存完好,高1.7米,寬0.90米,厚0.08米
,碑文高1.56米
。上有《鼎建華嚴庵碑志序》,文載“……啟自元時又為明初建文皇帝隱蹕之所……”。其“華嚴庵重建碑”保存完好,于康熙五十八年歲次乙亥四月塑八日吉旦立,碑高1.70米,寬0.92米,厚0.05米,碑文高1.44米。上有《重建華嚴庵碑記》,文載“……華嚴庵之設(shè)也其說有二一曰肇自建文隱蹕之時一曰衲子玉峰有開山于宣德之六年執(zhí)是說而已……”。殘碑長0.20米,寬0.08米,上有碑文云“康熙五年”。墓碑2塊,一塊為清道光丙申立,為比丘和尚墓碑,一塊為清光緒16年立,為源興老和尚墓碑。石佛像,坐姿,高0.70米,寬0.40米,厚0.2米,頭高0.20米,似如來佛像,彩塑,面部表情和善,肉色;雙手指交叉吁握狀,端于腹,肉色;衣服為金黃色,雙腿盤坐。背部裝藏,內(nèi)有清代歷書(線裝書)一本。(據(jù)守廟的羅和尚講藏內(nèi)還有一地圖,被前青溪派出所肖玉堂拿去)庵址西側(cè)后有石塔一座,已朝西傾斜,此塔高2.30米,基座長寬均為1.30米,共九層,方石與圓鼓石相間,中間用與青溪明城墻一致的粘合劑相連。四方五圓,方比圓大,塔頂為錐體,無圖案和文字記載。從塔基四周被盜挖的土中,可以看出是回填土,可能塔基被土埋了一部分。
庵址西側(cè)還有養(yǎng)生潭三個,單個面積約10平方米,內(nèi)有蘭花狀水草,不管天干地凍,四季水滿池溢。其中一口塘有泉眼一處,能噴泉,狀如蓮花。庵西側(cè)水溝有長約800米的城墻已坍塌,順山而下,由直徑1-2米的巨石堆砌而成,墻寬約4米,
距地面1-3米高不等,雙層中空,據(jù)傳內(nèi)可容人行走。據(jù)守廟人羅和尚講此道可能與庵前方約50米處的一“神仙洞”相通。此洞寬約0.5米,深約50米?h志載,華嚴庵,明時由四周長約5華里的圍墻圍成,依山靠水,有山門、三重大殿,及側(cè)殿組成的一個宏大佛庵。從“廣佛碑記”、“重建華嚴庵碑記”敘述的建文帝于宣德六年到此與《明史紀事本末》之卷十七“建文遜國”中的宣德六年文帝由延安到西安入蜀的敘述完全吻合,也與《明史.鄭和傳》、《明史、姚廣孝傳》、《明史.胡熒傳》中論述建文帝逃亡之說不謀而合,加之解放初保存的庵內(nèi)正殿佛前的黃龍鑲邊金字木牌-“大明建文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充分說明明建文帝于宣德六年確在青溪華嚴庵隱蹕。
雜木溝林壑幽深,華嚴庵久遠神秘。那是因為華嚴庵有許多未解之秘,單就建文帝在此隱蹕一時,修那么堅固且內(nèi)空的石城墻干什么?“神仙洞”真的可通石圍墻嗎?這個通道是否是建文帝在緊急情況下逃匿的秘密通道?石塔的意義是否代表“天圓地方”“九五之尊”?它是否就是明建文帝的寢陵“明十四陵”?1997年由當?shù)匕傩漳季鑿?fù)建小廟一座香火日盛。讓我們拭目以待,早日揭開華嚴庵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