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生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紀念趙博生烈士而建造的。由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監(jiān)造,梁柏臺負責工程指導(dǎo),錢壯飛設(shè)計。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整個堡由青磚砌成,呈四方形,其寓意為趙博生是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犧牲的。
趙博生生于1897年,河北省黃驊縣人,1917年保定軍校畢業(yè)后,曾任西北軍特種兵旅長、國民革命軍26路軍參謀長等職。1931年春,蔣介石為消滅異己部隊和“圍剿”紅軍,把26路軍調(diào)到蘇區(qū)。在此期間,趙博生接受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決心跟共產(chǎn)黨走,10月秘密加入共產(chǎn)黨,12月14日,趙博生和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領(lǐng)26路軍17000余人在寧都舉行起義,集體加入紅軍。起義部隊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趙博生任軍團參謀長兼第十四軍軍長。在以后的革命戰(zhàn)爭中,趙博生忠于黨、忠于革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1933年1月8日,趙博生率軍進行江西南城黃獅渡阻擊戰(zhàn),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多次擊退敵人的進攻,為我軍取得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戰(zhàn)斗中,趙博生親臨前線指揮沖鋒,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6歲。
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后,該堡被國民黨反動派拆毀,堡內(nèi)的《紀念趙博生同志》碑刻被當?shù)厝罕娒孛軗尵然丶冶4嫦聛,現(xiàn)珍藏在我館。博生堡于1955年按原貌重建。朱德親自題寫了“博生堡”三字,嵌于堡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也重新擬寫了紀念趙博生烈士碑文,立于堡內(nèi),博生堡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博生(1897年—1933年)原名趙恩溥,河北省黃驊縣人。 1917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1924年到1931年在馮玉祥部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任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1年12月領(lǐng)導(dǎo)寧都起義,后參加紅軍,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兼十四軍軍長。1933年1月犧牲,時年36歲。 2009年,趙博生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 趙博生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