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池洞位于慶城縣縣城東南城垣外的鵝池洞,曾為慶陽八景之一,即“鵝池春水”。相傳為周祖不宙養(yǎng)鵝之處,因而得名。昔人依山鑿洞,量地為池,以山之清,以地之秀,豎樓閣廟宇,以壯觀瞻。漫游其間,滿目古趣,滿目詩意,使人意趣盎然。
其洞有二:上洞以卵石砌就,石齒相錯,上下對穿,曲折幽深;下洞與東河即柔遠(yuǎn)河相通,洞內(nèi)石磴相連,極險而陡。洞底水波漣漪,甘涼清冽。水雖在外,內(nèi)能汲飲。洞頂平坦之處,花草樹木,相映成趣。北有關(guān)帝廟,由前廳、正殿、廡廊、刀房、山門、戲臺等建筑組成,布局謹(jǐn)嚴(yán),疏密有致。西北為菩薩殿,內(nèi)供觀音、文殊、普賢諸像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逼真。南有藥王廟,格扇門窗,大紅明柱,脊飾人物。、走獸,檐下四周施斗拱彩繪,華麗異常。廟后南城墻壁間,原有范仲淹題寫的“飛云破空”四字石劾,高約3丈,字跡遒勁,氣勢雄偉。東南為六角飛檐文昌閣,內(nèi)置宋慶州知州蔣之奇“創(chuàng)修鵝池臨川閣詩碑”、明洪武通判吳士英“鵝池銘碑”及民國年間駐慶官吏“鵝池詩碑”、“留別慶阻父老詩碑”等十余通碑記,可謂真、草、隸、篆四體皆備,顏、柳、歐、趙不同流派,應(yīng)有盡有。靠池邊沿處為6柱3間重檐式鵝池亭,登亭仰觀周祖遺陵,郁郁蔥蔥;俯瞰東河流水,碧波粼粼。山色水波,交相輝映,云氣嵐光,縹緲無窮,更顯得云從天際來,霧自腳底生。正如清代慶陽知府善昌詩中描述的“古寺半崖懸,樓臺跨澗邊;水瀠百練曲,山抱翠屏圓”。
因鵝池洞歷史悠久,頗負(fù)盛名,故此歷代官吏和文人墨客多有往來,或觀景吟哦,或攜友酬唱,留下不少清詞麗句;兼以佛、道、儒各教徒于廟宇頂禮膜拜,愈顯繁盛景象。因此,鵝池勝景名震遐邇,千百年來成為隴東人民向往的勝地。
斗轉(zhuǎn)星移,滄桑變遷,鵝池勝景的命運(yùn)也隨著治而建、亂而毀的規(guī)律浮沉。自清代同治以來雖屢遭兵燹斧斤之患,亭臺樓閣焚毀殆盡,鐘磬碑碣蕩然無存,但仍留下了上、下古洞與數(shù)棵參天古柏。那曲徑通幽的古洞,深沉地記錄著自己歷經(jīng)滄桑的獨(dú)特閱歷,在渾然不覺之間,成了千歲智者、博學(xué)老人。那盤龍般軀干的古柏,在古銅色的皮膚上,仿佛鐫刻著涇河流域的世態(tài)人情和雨露風(fēng)霜。
據(jù)清理下洞時出土的碑文記載,鵝池洞為唐末安化郡從事李克新所疏浚,是說由李克新做了疏通的工作,并非始建。始建于何代,已不可考。宋慶歷七年、明正德九年、嘉靖五年和清乾隆、光緒年間均重修。上洞由鵝池巷底斜下,貫穿城垣,直達(dá)廟院。洞口上方有楷書“鵝池洞”3字石匾,為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山西絳州河津泰順成巨商投資重建。全洞通由河卵石嵌砌成拱形,臺階5級一組,均以巨型石條鋪設(shè)而成,層層向下延伸,全長37米。下洞全長29米,由石條嵌砌而成。越過四道洞門,穿過空曠天井,踏過陡峭天梯,便進(jìn)入謂之“洞下洞”的石洞底部。底洞長15米,高8米,寬3米。在其盡頭鑿有方形水池一口,池底與東河貫通,以備城內(nèi)居民飲水。另在底洞南壁,遺存有摩崖石刻7方,分別為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年)經(jīng)略安撫使施昌言“再浚鵝池洞泉”石刻;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慶州知事王舉元“鵝池記事”石刻;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同知府事崔口等“同觀鵝池記”石刻;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兵備副使張瀾“重浚鵝池”石刻;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江都進(jìn)士蕭海“鵝池銘并序”石刻;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同知府事白鎰“鵝池記事”石刻;還有嘉靖王藎“觀鵝池詩”石刻。詩中吟道:鵝池百丈下通泉,城古池開不記年。洞口靈涵神自護(hù),河流巧借味應(yīng)偏。兵家宛若生民計(jì),分野森看并度連。巡歷偶經(jīng)瞻口久,奇功好為昔人傳。
這首清詞麗句足以說明,鵝池洞曾吸引著眾多文人官宦紛至沓來,訪古尋幽。它所保存的石洞建筑、書法藝術(shù)、詩詞碑刻、地方官制等等及所承載的社會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文化,更會讓每一個面對它的人感受到穿越千年時光的一種真實(shí)和豐富。
博覽與獵奇,是古今眾多游人的喜好,將自身融于自然,返樸歸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可謂人生一大快事!在旅游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鵝池洞以它古老而神秘誘人的魅力,將會吸引更多探奇覽勝的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