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莊漢墓群是古泗水國的重要遺址,分布于東西2500米,南北7500米的范圍內,計40余座。古墓坐落有序,并處南北同一軸線,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其規(guī)模不一,高低起伏,逶迤連綿。
距泗水國王陵墓區(qū)南端5000米為漢代城址——凌城遺址。民國十三年(1924年)編寫的《泗陽縣志》對這里的記載是,“城方里許,舊有高阜可辨”,城址“土內多磚石圓瓦、金碧色,人珍藏之”,2002年11月,南京博物館考古隊對三莊鄉(xiāng)陳墩進行考古發(fā)掘,到目前為止,已出土600多件文件,有玉器、漆器、金器、陶器、木俑等等,在外藏槨原木上的“泗水王冢”四個字初步斷定大青墩漢墓為王墓。
泗陽漢墓多,尤其三莊漢墓成群,傳說有“七七四十九墩”,查實為47處。分布在橡樹、三李、夫廟等村,南北長十數里,東面寬六七里,它們成5組分布,均以大墓為中心,大墓的占地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上世紀六十年代,田野考古調查,初步認為這些漢墓群大墓應為泗水國王的王陵,周圍的土墩墓為貴族和官員的陪葬墓,組成面積大、數量多的王陵區(qū)漢墓群。這些漢墓均有規(guī)律地分布在一條南北向的軸線上,其南端連接泗水國首邑遺址——城遺址。據《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文獻記載,西漢中期的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封常山憲王劉舜的小兒子劉商為泗水王,統(tǒng)凌、泗陽、于三縣,凌城為王國首邑,轄二萬五千二十五戶、十一萬九千多人。劉商在王位15年,他死后,其子劉安世繼位,在位僅一年就死了。因劉安世無后,劉商的另一個兒子劉賀繼位,劉賀在位20年,死后由其子劉綜襲封。劉綜以后,又傳兩代劉駿、劉靖。公元9年,王莽篡位,泗水國最后一代國王劉靖被廢為公,第二年廢泗水國。從劉商到劉靖,相繼傳五代六王,歷時123年。漢代的泗水國,面積相當于現在的江蘇省泗陽縣及周邊地區(qū)。其國界南臨淮水、洪澤湖,東南到今淮安市區(qū),西北接近今宿遷市區(qū)。古凌水橫貫其境,東流入淮水(今淮河),匯入大海。當時泗水國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農業(yè)發(fā)達。西漢時期,江蘇地區(qū)有幾個分封的劉氏同姓王國,除泗水國外,還有徐州地區(qū)的楚國,揚州地區(qū)的吳國、江都國、廣陵國等。建國以來,南京博物院、華東文物工作隊及各市縣文物考古專家對江蘇境內的漢墓進行了全面調查,并發(fā)掘了包括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揚州高郵神居山廣陵王墓、邗江縣甘泉二號漢墓等在內的大量漢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弄清了楚和廣陵等封國的漢墓型制、喪葬禮俗、文物內涵及文化面貌。但對泗水國,因文獻記載簡略,且此前末對其墓葬和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而知之甚少。1998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王李村面小墩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曾發(fā)掘出金縷玉衣。2002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南京博物院再次發(fā)掘,出土了漆木器、銅器、鐵器、陶器、玉器等文物660多件,這些和陳墩漢墓出土的100件文物,為研究泗水王國,研究漢代文物和精神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陳墩漢墓出土的100件(組)文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錢幣等,值得注意的是邊箱0-土的一架長1.2米,寬近0.5米的古瑟,其表面為黑漆裝飾,有四個瑞,有若干個弦孔。由于古瑟是以松軟的木料制作而成的,因此,漢代古瑟保存至今的極為罕見,所以這架古瑟的出土,填補了考古史上的一個空白。而大青墩以漆木器為大宗,共有549件,約占出土文物總數的83%。該墓為大型木槨墓,陪葬坑也以大木構筑,外藏槨里出土了大型木質建筑模型,出土文物中漆木器占80%以上,這些構成了此王陵"以木為主"的重要特色。其中的一件鎏銀錯金銅駑機,更被考古界專家們稱譽為“西漢第一-機”確定王陵身份的是大青墩漢墓的發(fā)掘,它是大型土坑木槨墓。
墓室由主墓室和正南外藏槨、東外藏槨、西外藏槨及主墓室和正南外藏槨之間的夾層組成,墓道西側有一上下兩層的大型陪葬坑。封土高約8.5米,底徑約長90米。墓室南北長9.60米、寬8.80米、高2.70米。其中主墓室長5.70米、寬4.40米、高1.70米。結合墓葬型制和墓0-土文物、文字(槨板上刻有“王宅”、“泗水王!保┑妊芯浚四篃o疑為漢代泗水國王陵。
三莊鎮(zhèn):三莊鎮(zhèn)行政區(qū)域面積121.5平方千米,人口7.5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 泗陽縣轄鄉(xiāng)。著名的“丁莊大菜”(金針菜)生產地。1957年設三莊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16公里。面積69平方公里,人口3.8萬。宿(遷)泗(陽)公路穿境。轄團結、王李、橡樹、槐樹、夫廟、三朱、五老莊、黃徐、三李、楊圩、嵇集、雙劉…… 三莊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