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薩迦寺
      位于日喀則西南130公里處的薩迦縣城里,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薩迦的創(chuàng)始人昆·貢卻杰布于公元1073年創(chuàng)建。薩迦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寺中藝術(shù)珍品浩瀚,文物價值又極高,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二個敦煌”。薩迦寺分南北兩寺,以仲曲河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北寺規(guī)模宏大,為一片重疊逶迤的建筑群,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F(xiàn)在只有薩迦南寺尚存。星羅棋布的村舍沿山腳向平原展開,直至與縣城連接起來。那些別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著,古樸的街巷也很有規(guī)矩,這種形制獨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見。薩迦南寺坐落在日喀則地區(qū)薩迦縣仲曲河南岸的平原上,始建于1268年,面積為1…[詳細]
    羅山靈山寺
      靈山寺始建于北魏孝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余年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勢奇?zhèn),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信陽靈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相傳唐朝有一縣令棄官出家,長途跋涉,到印度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成后返回靈山寺傳經(jīng)-。唐玄宗時曾-為國廟。北宋·仁宗年間,有靈然禪師上奏圣上,國母信仰佛教,批該寺三年公糧(每年兩萬七千兩銀子)重新進行修建,宋元祐二年(1087年)復(fù)修,明朝人張仲簡有碑記。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詳細]
    紅石崖寺
      紅石崖寺,又名金龜寺,因其主體石崖天然形成似金龜造型,主色調(diào)呈暗紅色而得名。地處陰山山脈大青山中部頂峰,屬大青山抗日根據(jù)地的核心區(qū)。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財神廟、七星寶塔、鐘鼓樓、牌樓、蒙古包群等,同時還配套有特種養(yǎng)殖、牛羊育肥、釀酒、魚塘、人工湖、淖爾梁草原和地質(zhì)奇觀等項目。地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紅召鄉(xiāng)電話:15847682119…[詳細]
    交城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縣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是全國現(xiàn)存始建時間最早的日本佛教凈土宗、凈土真宗的祖庭。寺院始建于北魏延興二年(472),經(jīng)四年修筑,于承明元年(476)落成。凈土祖師曇鸞于此駐錫。隋大業(yè)五年(609)名僧道綽入寺,修舊擴新。唐貞觀九年(635),太宗巡幸太原,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拜謁玄中寺,賜名“石壁永寧禪寺”,從此玄中寺成為官寺,得到較大規(guī)模的擴修。貞觀十五年(641)善導(dǎo)拜道綽為師,弘揚凈土法門。開元九年(721)建立甘露無礙義壇。此后,邑宰張令孫新建前殿、回廊、高門,開拓了巖崖,擴展了寺院。貞元十二年(796)九月二十二日,石壁山降甘露,唐德宗下令立甘露義壇![詳細]
    庫倫三大寺
      庫倫三大寺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庫倫旗駐地庫倫鎮(zhèn)中部。庫倫是17世紀建立的古城。城內(nèi)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層建筑有壯觀的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庫倫旗是清代內(nèi)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興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緣寺為財政中心,象教寺為-住所。興源寺始建于清順治六年(1649年),正殿有61根瀝金龍柱,面闊、進深各九間,有“八十一間殿堂”之稱,天王殿、山門兩側(cè)有配殿、鐘鼓樓等,占地2.5萬平方米,為藏漢結(jié)合式-廟,現(xiàn)設(shè)博物館。福緣寺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有山門殿、誦經(jīng)殿、佛殿、老爺廟等四重殿宇及偏殿、鐘鼓樓,原有舍利塔,“0”中被毀。象教寺亦為四進院落,山門內(nèi)有彌勒…[詳細]
    普樂寺
      普樂寺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xùn)|岸山崗上。據(jù)《普樂寺碑記》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政府平定了準噶爾部上層分子的民族0活動后,西北邊疆地區(qū)多年的0混戰(zhàn)局面得以統(tǒng)一。因巴爾喀什湖附近和蔥嶺以北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每年來避暑山莊朝見乾隆帝、扈從木蘭秋□而建此寺。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樂寺占地面積2.17萬平方米,面西。以宗印殿為界分前后兩部分,前部布局為典型的漢族佛寺傳統(tǒng)形制,依次為廟前廣場、山門、鐘鼓二樓、天王殿、配殿和宗印殿。宗印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建于1.36米的基座上,前后各出三階,正面中央設(shè)御階,雕刻精美。屋頂為重檐歇山綠剪邊、黃…[詳細]
    懸空寺
      懸空寺(第二批國保)時代:明地址:渾源縣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據(jù)《恒山志》記載,懸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約公元六世紀),后經(jīng)歷代重修,現(xiàn)存建筑皆明清遺構(gòu)。全寺建筑懸掛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寺坐西朝東,寺門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寺院呈長方形,長數(shù)十米,寬約5米,有大小殿閣四十余間。共分三組。第一組建筑以三官殿為主體,是奉祀道教之所,幾座殿內(nèi)供奉道教塑像。中間一組建筑是以三圣殿為主體,殿內(nèi)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組建筑是以三教殿為主,奉儒、釋、道三教之祖。三教殿為全寺最高的建筑,為三層檐歇山頂,內(nèi)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像。懸空寺的建…[詳細]
    普寧寺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云集、香火旺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首批公布的4A級景區(qū),現(xiàn)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jīng)過整體維修后,更具宗教藝術(shù)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普寧寺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首批公布的4A級景區(qū),現(xiàn)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詳細]
    棲霞寺
      南朝劉宋泰始中(465-471),明僧紹(號棲霞)在攝山結(jié)廬而居,抗跡人外,與智度和尚相友善,有師友之誼。南齊永明七年(489),明僧紹舍宅為棲霞精舍,請智度和尚主持,這就是棲霞寺的起源。唐初將棲霞寺擴建,改名功德寺,增加殿宇49所,樓閣延袤,宮室壯麗,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洲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四大叢林,是棲霞寺的黃金時代。唐高宗上元(674-676)年間,改功德寺為隱君棲霞寺,武宗時排斥佛教,寺被廢。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又重建。南唐時高越建舍利石塔,又重修棲霞寺,改稱妙因寺;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名普云寺。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名棲霞禪寺,哲宗元…[詳細]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也是閩南佛學(xué)院所在地,在海內(nèi)外均有很大影響。南普陀寺主要供奉觀音菩薩,時至今日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luò)繹不絕。尤其佛教節(jié)日和觀音誕辰,水泄不通,香積如山,以至于寺中不得不規(guī)定人手限點一支香。寺廟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為閩南風(fēng)格的弧狀飛檐翹角,上有眾多剪磁工藝的藻飾,絢麗多彩。寺內(nèi)中軸線上主體建筑除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格外,還有一座供觀音的大悲殿。大悲殿巧構(gòu)如亭,頂部斗拱交疊成藻井,四面開門的,內(nèi)奉一尊工藝精絕的木雕千手觀音,共有四面,分別朝向四門。中軸主殿兩側(cè)鐘鼓樓、廡廊回護,形成一個整體,沿山勢遞次向上,彩檐和背后的…[詳細]
    紅螺寺
      紅螺寺景區(qū)位于懷柔區(qū)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qū)55公里,景區(qū)總面積800公頃,現(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浸潤,奇妙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成就了紅螺山紅螺寺為一方完美殊勝、絕塵脫俗的“凈土佛國”。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它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山環(huán)水繞,林木豐茂,古樹參天。紅螺寺處于紅螺山山前的千畝蒼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剎”的優(yōu)美的畫卷。千年古剎紅螺寺背倚的紅螺山屬燕山余脈,山勢巍峨雄武,南襟華北平原京北腹地,在歷史上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名山。紅螺山一山雙峰,比肩聳立,西峰海拔812.9米,東峰海拔811.9米,紅螺雙峰兩翼舒展,引帶…[詳細]
    濟南靈巖寺旅游區(qū)
      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寺內(nèi)古木蒼翠,怪石林立,古跡薈萃、佛音裊繞。靈巖寺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馳名于世,素有“游泰山不游靈巖,不成游也”之說。靈巖寺,位于濟南市長清區(qū)萬德鎮(zhèn)境內(nèi),始建于東晉,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內(nèi)四大名剎”,并名列其首。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巖寺峰巒奇秀,風(fēng)光旖旎,以風(fēng)景幽深、泉石秀麗著稱于世。寺周群山環(huán)抱,深奧幽邃。寺內(nèi)外摩頂松、千歲檀、朗公石、“鏡泄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別具情趣。寺內(nèi)古木蒼翠,怪石林立,殿宇崢嶸。靈洞曲澗、…[詳細]
    水月禪寺
      水月禪寺前后歷程據(jù)《后漢書》載:“笮融在下邳(今睢寧縣)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涂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shè)飲飯,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余人”。上海同濟大學(xué)提供資料考證:笮融所建之塔,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和形象描述的“天下第一塔”。在黃懺華所著的《中國佛教史》中,視之為“此佛教流布于民間也”?梢,睢寧是佛教在中國從“官方”走向“民間”的肇始之地,也是佛教標志性建筑“浮屠”在中國的首建之地。在宋金時代,浮屠寺毀于戰(zhàn)亂。斗轉(zhuǎn)星移,成住壞空。復(fù)建承載著悠久歷史的浮屠寺一直是睢寧佛教四眾弟子的夙愿。經(jīng)過申請,通過省、市民宗部門批準,浮屠寺得以復(fù)建![詳細]
    云門寺
      云門山大覺禪寺,簡稱云門寺,位于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門宗的發(fā)祥地。云門寺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門宗始祖六祖慧能九傳弟子文偃禪師所建。公元928年,南漢王劉龔賜額“光泰禪院”,后又改為“證真禪寺”。至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漢王劉長敕封文偃禪師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師”,并賜“文銖衣”一件,同時將“證真禪寺”敕升為“大覺禪寺”。因該寺座落在云門山,故稱“云門山大覺禪寺”。云門寺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莊嚴雅靜。它的殿堂與國內(nèi)大型寺院相仿,有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齋堂等建筑。但云門寺的建筑風(fēng)格獨特,除放生…[詳細]
    古圣寺
      古圣寺原名虎聲寺,建于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建 寺廟時,因掘得明隆慶年間洪鐘、殘碣,更名古圣寺。清咸豐元年(1851年)再建。寺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大山門、牛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善堂等,兩邊分設(shè)配殿及廂雜房十余間,呈復(fù)四合院布局,總占地3375平方米。寺內(nèi)建筑雕梁畫棟,屋頂飛檐起脊,雕工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藝術(shù)價值。1939年7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決心從教育入手,挽救國家危亡,在此創(chuàng)辦育才學(xué)校。陶行知親任校長,設(shè)自然、社會、文學(xué)、繪畫、音樂、戲劇、舞蹈等7組,并聘請當時著名的專家學(xué)者,如翦伯贊、賀綠汀、郭沫若等…[詳細]
    童子寺石窟
      在河西絲綢古道上,距民樂縣城10公里的-鄉(xiāng)童子壩水庫北岸,有一座建于北魏時期的名聞遐邇的古寺——童子寺及童子寺石窟群。今日所見童子寺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三間大殿、觀音殿、念佛殿、廂房、寮房等建筑,為釋覺塵及四方信眾募資于1994年重建,古樸莊嚴,與寺后山體上的石窟形成一完整的佛教勝跡。童子寺石窟約建于北魏時期,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窟洞內(nèi)有塑像和壁畫?叨捶种行闹纯、大佛殿洞窟、菩提洞、羅漢洞等窟室,洞內(nèi)壁畫分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為明、清時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內(nèi)有密宗內(nèi)容的壁畫,塑有六大觀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觀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難得一見,對研究河西石窟極有參考價…[詳細]
    六祖寺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于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六祖寺的建筑面積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墻杉木瓦結(jié)構(gòu)。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大門、前殿、后殿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廊廡及小巷構(gòu)成一體。寺廟四面環(huán)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與六祖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當年行跡有關(guān)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來,就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逢年過節(jié),寺門香客如鯽,香火甚為鼎盛。參拜者除本地信眾外,珠江三角洲一帶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參拜。歷史傳說:六祖惠能為嶺南佛法之始,為什么要在四會避難藏身呢?相傳惠能投湖北黃梅東山寺(現(xiàn)五祖寺)五祖弘忍門下,…[詳細]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慶城區(qū)東南部,瀕臨長江,占地2.2萬平方米,是我國長江沿岸著名的宋代名剎。內(nèi)有乾隆皇帝親賜“善獅子吼”和慈禧太后親題“妙明圓境”匾額。迎江寺,原名“萬佛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稱“迎江寺”。迎江寺是組古建筑群,為沿江一顆古建筑明珠。數(shù)百年來,迎江寺香火奇旺,久盛不衰,僧徒曾達千人。寺中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及藏經(jīng)閣。歷代名流名宦,蒞寺攬勝,吟詩作賦。寺中“迎江茶樓”,專供香客游人用膳休憩,可品嘗傳統(tǒng)素食素菜。交通從安慶港口步行前往僅需10分鐘,從安慶汽車站可乘10路公交車前往安徽安慶市…[詳細]
    金州忠義寺
      金州忠義寺,又稱忠義祠,俗稱金州關(guān)帝廟,原來位于金州古城的城中央,即南街、北街、東街和西街交匯的十字路口,也就是今天的金州步行街(斯大林路)與民主街的交匯處的民主廣場那里,為道教廟宇,供奉著東漢末年的蜀國大將關(guān)羽,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十三,也就是關(guān)公的誕生日那天為傳統(tǒng)廟會日?上г1949年--1953年這幾年間,金州關(guān)帝廟因城市建設(shè),陸續(xù)被拆毀。進入新世紀后,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批準,金州忠義祠遷建于金州區(qū)二十里堡街道劉家店村劉家店屯(今屬于大連保稅區(qū)管轄),于2007年7月7日 破土動工,當年冬天竣工,原址以前也是被拆毀的寺廟,為清朝末年鹽民捐建的草廟、財神廟,留存一棵有近200年樹齡的大柳樹,以及在修建…[詳細]
    扎如寺
      “扎如寺”位于九寨溝風(fēng)景名勝區(qū)扎如溝寶鏡巖下,據(jù)藏文史籍記載,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藏語全稱叫“熱悟貢扎西彭措林”(圣地吉祥0洲)。由于文革時期寺院被毀后,寺址歸附近的扎如村所有,故順口稱之為“扎如寺”。扎如寺屬雍仲本教,歷史屬“奔卡拉康”的延續(xù)!氨伎ɡ怠笔怯捎褐俦窘虅(chuàng)始人辛饒彌沃的骨系、希升貢燦旺登后裔章松尼瑪塔朵-在公元870年創(chuàng)建。到明朝末年公元1573年,第二十一世奔卡-旦增堅參得到當時從西藏來的尕讓尼瑪高僧的加持和指點,把以前幾座分散的小廟(奔卡拉康、盤興拉康等)統(tǒng)合成一個大寺院,并選寺址新建大寺,賜名為“熱悟?qū)m扎西彭措林”(圣地吉祥0洲)。因此,奔卡-旦增堅贊是一位在近代深受愛…[詳細]